飞凡R7路测视频发布,全融合算法欲做第三个大宗师?| 聚技
09月9日, 2022 6,396 views
8月31日,飞凡汽车官网发布了一则飞凡R7智能驾驶的路测视频,标题是智能驾驶格局将就此改变。
视频总长17分钟,主题是挑战各类复杂的驾驶场景,完成了16次进出匝道,可以主动观察2条车道的速度差主动变道,并且对于高速施工场景也能灵活应对(严重怀疑是在内涵特斯拉)。大家感兴趣的可以去飞凡汽车的公众号看一下,还是挺震撼的。
▲图片来源:飞凡汽车官网
这是飞凡汽车继成都车展之后,又一次主动“秀肌肉”,重点依然是它的RISING PILOT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以及即将上市交付的新车飞凡R7。
很遗憾因为疫情的原因,车聚君没能第一时间试驾。但想就已经发布的信息与大家分享一下,飞凡汽车的智能驾驶究竟达到了什么水准。
一、全融合算法+自定义智驾
飞凡的RISING PILOT智驾系统有两个与其他智驾系统完全不同的点,那就是全融合算法和自定义智驾的功能。
先说全融合算法,这其实是飞凡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因为当前主流的智能驾驶算法其实只有前融合和后融合两种。
▲图片来源: 飞凡汽车官网
前融合算法的代表厂家是特斯拉,它的主要做法是将雷达、摄像头等传感装置的不同原始数据统一处理,整合成一套环绕全车360°的超级传感器,然后通过AI算法来完成整个感知过程。 在这里,所有的传感器装置只负责提供原始数据,而算法系统则会对原始数据进行整合。
优点是不会被单一的传感器信号所影响,比如特斯拉甚至直接“干掉”了雷达,但缺点也非常明显,那就是对于数据的时效性要求极高,对于硬件算力也有极高的要求。一旦神经算法出现误判或者错误,就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需要更高的安全冗余。
▲图片来源:飞凡汽车官网
其余的大多数车企选择的都是后融合算法,最典型的就是华为。它会让雷达、摄像头等传感装置通过不同的算法独立感知,然后分别生成独立的信息而不是原始数据。比如激光雷达感知前面是一条柯基犬,毫米波雷达感知是一条狗,摄像头感知是一只小动物,最终这些信息汇入到一起,系统做出综合判断。
但后融合感知框架也存在先天的不足,那就是单一传感器会有能力限制,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误检和漏检。比如视觉传感器不擅长判断距离和位置,雷达不擅长判断颜色和纹理,这样系统需要对它们的信息进行互相验证,才能达到更高的可信度。
总体而言,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特斯拉和华为算是各自做到了宗师级别,各大车企和科技企业都投入了不少精力去探索。
▲图片来源:飞凡汽车官网
而飞凡RISING PILOT的选择是将两种融合过程同步进行,对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独立感知结果进行后融合,再对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以及图像装置的前融合结果进行全要素观测,两者信息综合之后,再与高精度地图信息融合,从而对于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给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再向中央系统上传复杂的环境模型信息。
当然了,前、后融合同步进行,对于算法的要求自然是水涨船高。然后飞凡RISING PILOT准备了高带宽、超算力芯片平台作为安全冗余部署,寄望于它在毫秒级内完成感知、融合、决策等一系列的反应。
这个想法确实非常超前,从目前公布的视频来看,也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图片来源:飞凡汽车官网
除了行业首创的全融合算法之外,RISING PILOT还加入了可自主调节的MY PILOT功能,这也是一个全新的点子。当前车企们的智能驾驶,其实都只有一种形态,那就是遇到特定的场景,系统会做出特定的选择,比如碰到高速路障及时停车,变道遇到右侧同行车辆会一直以特定速度行驶。大家开过的都知道,就是感觉系统特别“捉急”,该快的时候不快,不该快的时候吓死人。
而飞凡R7的MY PILOT系统则加入了自己的思考,新车可以根据车辆的实际行驶的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的智能驾驶模式。比如用户选择了舒适模式,那系统就会自动减少变道,尽可能平稳、安全地驾驶,就好像默认是一名稳健的老人在开一样。如若用户选择运动模式,它的变道超车比例可能会大幅增加,遇到路障可能更倾向于绕行,而不是提前制动或者提示接管。
在飞凡R7这里,智能驾驶不再只是从A点到B点,动作也不再是僵化的,而是切切实实针对用户的习惯与爱好做了一些贴心的调整。
二、顶级智驾硬件,树行业标杆
为了实现业内独一无二的Full Fusion全融合算法,顶尖的硬件自然必不可少。 以首搭RISING PILOT系统的全新飞凡R7为例,它搭载了33个业界顶级高阶感知硬件。
其中的重头戏,无疑是全球首发的LUMINAR 1550nm高规激光雷达和国内首发的量产Premium 4D成像雷达。
目前业内普遍公认,激光雷达的“及格线”,是探测距离达到250m。但严格来说市面上大部分的激光雷达,包括已经上车的和即将上车的,很多都达不到这个水准。比如理想L9和小鹏G9的激光雷达,就都达不到及格线。
而飞凡R7的全新1550激光雷达,在性能上与蔚来ET7的图达通雷达持平,最远探测距离可以达到500m,这是它最大的优势点。除此之外,相比现在主流的905激光雷达,1550激光雷达对人眼更加友好,可以有效保证人眼不受到伤害,并且还能以更高的发光功率工作。这两点优势,几乎注定了它会成为未来的主流。
采埃孚Premium4D成像雷达同样非常强大,它的探测距离可达350m,甚至超过了很多主流的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有效应对静态障碍物,并且在雨、雾、雪、粉尘等极端天气也能保持出色的探测性能,这些都是激光雷达的弱势点。
简言之,LUMINAR 1550nm高规激光雷达决定了飞凡R7智能驾驶能力的高度和深度,Premium4D成像雷达则可以为它保驾护航,解决前者的一些痛点。
▲图片来源:飞凡汽车官网
飞凡R7还采用了当前顶级的智能驾驶芯片,来自英伟达的Orin X。这个车聚君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几乎已经是国内顶尖新势力的标配。虽然感慨被老外卡脖子,但其拥有的超算力、高带宽优势,确实难以被替代。Orin X单颗芯片算力高达254 TOPS,是小鹏P7 Xavier芯片的8倍。而且功耗极低,仅为45W,可以说极致节能。
33个顶级感知硬件和拥有超大算力的异构计算芯片配合,让飞凡R7的硬件冗余已经达到了全新的高度,这保证它可以在未来5-10年内不断OTA不断升级,保证驾驶体验能够跟上潮流。
三、路测完成,即将交付
在成都车展现场,飞凡汽车CEO吴冰还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信息,那就是RISING PILOT智驾系统已经完成了高速领航功能路测,已具备量产条件。
而8月31号的智能驾驶视频中,飞凡汽车也再次重申了这一点,首款车型飞凡R7将于9月下旬上市,并在10月份开启交付。
▲图片来源: 飞凡汽车官网
为了尽快推动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量产落地,飞凡汽车在全国范围内部署了柔性分布式的项目团队,总人员超过千人,专门解决各类行业难点的极端场景。
截至目前,飞凡RISING PILOT智驾系统已经完成了40万公里的超长距离严苛测试。官方表态是,即便是1%的极端道路场景,也需要以100%的安全冗余应对,做让用户放心的智能驾驶技术。
相比于特斯拉,飞凡智驾团队非常专注中国用户的需求与场景,针对具体场景进行智能辅助功能实现。尤其是在匝道的全域增强识别、雨雪雾天超视距识别、预感知避让、侧向安全距离弹性保持、礼节变道、超灵敏静态路障感知等智驾场景识别上,飞凡RISING PILOT下了相当多的功夫。
▲图片来源:飞凡汽车官网
除此之外,飞凡R7还用上了华为AR-HUD平视系统。可以实现13°*5°的全球量产车型最大视场角,还拥有业界最高的1920×730高清分辨率,优势嘛就是更加直观,可以结合现实路况信息实时显示虚拟箭 头,对于司机的引导更加人性化。
此外,新系统可以将压线预警、提前变道等重要车辆信息直接投射到前挡风玻璃上,也让驾驶变得更加安全。
再加上业内最大的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高通骁龙8155芯片、14扬声器BOSE音响等配置,飞凡R7的整体科技感确实值得期待。
车聚小结
虽然产品出的不算早,但很庆幸飞凡汽车选择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它是首家采用全融合高阶智驾系统的车企,试图在智能驾驶领域蹚出了一条新路,而且确实做了不少工作,比如用上了相当强 的硬件,最新的算法,还有更多接地气的场景测试,非常期待飞凡 R7 的实车智驾表现。
当然,车聚君更期待的是继特斯拉和华为之后,飞凡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就像它的自定义智能驾驶模式一样,智能驾驶本就该是百花齐放,不同的用户对于智能驾驶的期待本就不一样,不同的企业也该有不同的追求。
凭借独一无二的全融合算法,飞凡汽车的目标是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第三个大宗师,大家觉得它有希望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