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不只是豪华

整个北欧有一种天然呆。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一家五星酒店Nordic C Hotel,导游不止一次提醒我们,用早餐时要照看好随身物品,因为会有小偷。听上去不可思议,因为按我们的理解,住星级酒店的客人之间怎么会偷来偷去?答案是,有职业小偷能自由出入早餐厅。于是有了更大疑问:小偷没有早餐券或房卡,怎么能混进去?答案更骇人:因为瑞典没有查票习惯,他们的出发点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好人。

确实,我们用餐时不需要出示任何凭证,事实上餐厅门口都没人值守。这是北欧上世纪的经典遗风,颇有中国古代治世的标志性现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改变发生在上世纪末,彼时大批东欧难民涌入,发现了这个“钱多人傻”的福地,才让这个世外桃源染上了现代病。但瑞典人依然固执的坚守了自己的一些底线价值观,比如信任、真诚、与人为善。

沃尔沃,自然也继承了北欧的“笨”。比如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贵族家也没余粮”时,削减成本必然提上议事日程。沃尔沃的德国领居们,经过在中国市场的多年打拼,成功摸索出了一套套既取悦中国消费者,又节省成本的妙计良方。即增加感知豪华度,削减非感知成本。说简单点,就是看得见的地方尽量让你感到德式豪华,看不见的地方尽可能节约成本,同时还要妥妥的符合中国当地的法律法规。

比如C级在国内频频被车主投诉甲醛超标,比如宝马N55等发动机VANOS系统存在大量断螺丝案例,比如奥迪的烧机油已成为车主们认证正宗奥迪的标志,比如德系三大同时身陷沥青阻尼片风波等等。有意思的是,经过各种公关与宣传,德系豪华品牌的各种丑闻在华往往能化险为夷,甚至连承诺的召回也可以避重就轻、大打折扣。针对个别不服气的消费者,还发明出了敏感客户名单,俗称黑名单。

这些高大上的理念与手法,是笨拙的沃尔沃学不来的。它为了减成本,居然把大家一眼能看到的东西减掉了。譬如S60系列没有了备胎、没有标配胎压监测系统、没有使用缺气保用轮胎。这简直令很多奔着安全去的潜客大跌眼镜,当时也因为如此,险些移情别恋。但如果理性的思考,在必须要减的情况下,哪种减配令消费者的风险最小?所谓两害相遇择其轻。胎压监测完全可以后装,成本不高且经常能被4S赠送;备胎对大多数城市用车者来说,用途不大,补胎液和紧急救援可做有效补充,对特别不放心者可以自行购买加装。

而消费者无法改变的涉及内在品质的方面,沃尔沃不敢有丝毫懈怠:大量热成型钢的应用、接触皮肤处的材质可达婴儿安全级别的设计、85%可回收的环保材料、以安全可靠为首要标准的设计理念等等,让沃尔沃的车型在内在品质方面始终如一,从未改变。这也造就了沃尔沃为何一直是世界汽车史上最安全品牌的奇迹:V40创下欧洲NCAP新车碰撞测试史上的最高分,S60在美国IIHS最为严苛的25%偏置对撞中力压ABB竞品名列第一,XC90在历经十二年未改款的情况仍能满足世界各地历年的安全法规要求。这种固执与笨拙,无人出其右。

用真诚和实在换取的口碑,不应成为后来虚妄的资本。这是德国人犯下的错误。幸亏北欧的沃尔沃没有犯,也希望它永远不要犯。最好就这么一直笨下去。其实,这是一种大智若愚。因为做为百年老店,竞争是一场长跑。品牌的人品如何,经过数年的重复博弈,自然水落石出,人尽皆知。消费者可以被蒙蔽一时,但不会被蒙蔽一世。他们知道什么是好车。

记得2013年12月,我开着S60在江苏一个小城办事。当时停在路边,夕阳给海贝灰的流线车身镀上了一层金色,像一头北欧小鲨,而下班骑行的人流像鱼群一样,从它身旁游弋而过。或许,是因为还没上牌,或许那对7字形的尾灯太别具一格,它引起了路人注意。坐在车里,偶尔能飘来类似的对话:――这是什么车?――沃尔沃,好车。

我们一直在争论沃尔沃是不是真正的豪华车?其实我一直想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是好车。这个品牌在它的宣传册里说:In Sweden, great design is a way of life, not a luxury.
是的,伟大的设计是一种让人感觉到”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为了豪华而豪华。前者是一种内心体验,后者更多是一种外在表征。活着是为了自己,以及自己和社会、自然的融洽关系?还是为了别人,以及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这已经不是一个驾驶命题,而一种价值观的选择。瑞典人有底气这样说,也有能力造出沃尔沃这样的好车,那么我们中国人能否在巨大生存压力中,欣然接受并喜欢沃尔沃的品牌理念与造车哲学?这需要一定勇气与智慧。

其实,北欧的价值观与生活态度,很大程度与中国的道家思想高度相似。一种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恬淡与充实。当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简单、纯净后,这个群体的关注焦点就位移到个人内心感受,以及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中了。只有在复杂社会关系中,焦点才会过多停留在个人留给社会与他人的形象符号上,这时选择汽车品牌更多是为了面子、社交、商务、甚至仅仅为了存在感。这时的豪华感,已经变成了一种负担。

曾经见过一些小业主,在营业收入几十万的阶段,就贷款买了某德系的中级豪华车。而在购买沃尔沃的车主中,大多数人的收入相对要高于竞品车主的收入。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沃尔沃车主内心已经强大到不需要外在符号来宣扬自己的实力。适用即好,至简至美。这种生活哲学才是真正上流社会或精神贵族追求的境界。即使一些沃尔沃车主实力没有那么强,他们也更愿意享受一种无世无争、我即是我的内心宁静,以及肩负一种胸怀天下、与人为善的责任感。如果拔高一点说,这是一种财务自由、精神自由二合一的境界。

安全有三个层面。第一个是沃尔沃的赖以生存、并引以为傲的“生命安全”,第二个是是沃尔沃推出不久即被中国消费者广为熟知的“健康安全”,一句“开门是北欧,出门是北京”让多少人中国人心领神会、抚掌大笑?第三个安全层面,是“社交安全”。即做为车主,你可以不认为自己开的是一辆豪华车,而是一辆与众不同的好车,一个由内而外让你踏实、舒服、平静、而略有激情的Soul Mate。既不会给人压迫感,也不会让你露怯。这种微妙的平衡,甚至已经超越了豪华车的定义。

即使旧调重弹,来讨论沃尔沃备受争议的低调,那也是贵族精神的一种体现。这个贵族未必只是财富上的贵族,可以是精神上的,也可以是修为上的。它是在喧闹中的一种冷静,也是在冷漠中的一丝暖意。这种精神,不愿意、但也不介意被人帖上各种标签,因为它很清楚自己是谁,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各种标签不会改变它的初心、前进、和伟大。这种“我就是我”的精神,让沃尔沃品牌在一贯的低调中,也一直透露着极度的个性。简单讲,就是固守初心,不媚俗。这是一种对信仰的偏执,这是一个有灵魂的品牌。

另一方面,沃尔沃品牌也没有把自己封闭到一个狭小的“我执”里面,犯佛教里常批判的错误。相反,它格外胸怀天下。北依辽阔的世界之极北冰洋,东踞波罗的海,西临大西洋,开放的地理位置,让这个诞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中心区的品牌,有着与生俱来的开阔心态。它处的这个国家也有着罕见的开放精神,19世纪初瑞典为图国强,居然邀请了一位法国将军来当他们的新国王。然后,还真成就了一番伟业。同样,沃尔沃品牌的两位创始人,本是SKF这家轴承厂两位工程师,为共同愿景而走到一起。创业之初,他们没有被泄愤阻拦,反而得到了老东家的慷慨资助与专业服务,密切的合作关系一直保持到今天。

沃尔沃的品牌传奇中,并没有德国、或意大利豪华品牌创立时的分争、赌气。他们甚至没有像南方邻居们那样,以自己或家人的名字来命名心爱的品牌,而是取了一个很普世的名字“VOLVO”,意思是滚滚向前。这种开放心态的高峰出现在1963年。是年,沃尔沃把自己发明的三点式安全带的专利,毫无保留的分享给了世界。无关商业,只为苍生。这也是践行沃尔沃两位创始人的初心:汽车是由人来驾驶,因此驾乘安全必须是第一要义。

这种超越商业利益的经营哲学,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也罕见同例。直到近年热炒的特斯拉横空出世。后者也在2014年宣布向世界公开其数百项专利。只是,相较于特斯拉的八面玲珑、长袖善舞,沃尔沃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低调和冷静。准确说,这是一个外冷内热的品牌。在不喧哗的背后,是每年在自己世界级的安全试验室中碰撞400余次的狂热,是对环保、健康、智能驾驶等人性科技秉持的一种超乎想像的热忱。

沃尔沃对自然是真爱,对人类是真爱,对每一位车主更是真爱。每一个付出真爱的人,不一定多么大红大紫荣华富贵,但都值得人们尊敬。即使一时得不到多数人的尊敬,有那些理解它的人在身边,传承人与自然的和谐精神、践行人与社会的安全理念,也是一件想想就温暖的事。

如果从内在人品,到外在表征,一个品牌都无限接近完美,那它的瑕疵完全可以被忽视。每一部沃尔沃都是一辆有生命的车,只是它的活力被它笨拙的表现所掩盖,稍加用心,你会发现它具备这个浮华社会所稀缺的真挚与内涵。

每一个人,都值得拥有一辆沃尔沃。

作者:封士明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4/09/18/393/

文章标签: 沃尔沃  豪华车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19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沃尔沃,不只是豪华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