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者福音,ZF说未来汽车会有预防晕车的驾驶模式 | 聚闻​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车聚网关注我们。

更真实、更独立、更开放 丨 www.autoju.com


言 | 四大技术门派

晕车一直困扰着很多人,常在乘车数分钟至数小时后发生。初时感觉上腹不适,继而有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眩晕、呕吐等症状。

为了减轻和抑制晕车,严重的晕车者通常会酌情选用抗组胺和抗胆碱类等药物。不过晕车药虽然能够预防晕车,会引起口干舌燥、嗜睡等问题。

加之晕车药有很多使用禁忌,而且晕动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每个患者症状轻重不等。普遍看来,就目前的医疗水平还不可能根治。
近期,这种医学领域无法解决的问题,一家汽车部件系统供应商却想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解决此问题,而且他们已经初步制定了一套解决方案,我们一起看看。
一、采埃孚要解决晕车问题,现实吗?

日前,采埃孚提出将与德国萨尔州的神经学专家展开合作,将结合人工智能,利用动态驾驶数据和晕车生理反应数据,研究如何在早期检测到乘客晕车,以及如何避免晕车对乘客产生不良影响。

▲采埃孚是全球500强,提供传输、转向、底盘系统等汽车零部件。他们在动力传动系统和底盘技术具有世界领先地位。
具体来说,他们会以热成像、图像等非物理性接触的形式,收集车内乘员的信息。
据称他们已经测试了一万多公里,并收集了超过50000GB的中央和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数据,构成关于晕车的独特多模态数据资源。
收集信息是第一部,如何解决是大家更关心的问题。按照采埃孚的计划,他们会根据系统采集的车内每位乘客的个人数据,设定适合大家的优选驾驶模式。 不过为了避免人手动驾驶不可控问题,该研究仅限于自动驾驶模块。

这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大概意思就是说——汽车会监控乘客在不同驾驶模式下的晕车反馈,综合每位乘客的最优选择来设定驾驶模式。
如果是按这种思路,确实是有可能解决轻度晕车问题。
我们知道现在很多车型上会配备驾驶员监控功能,比如不少高配置车型上会使用的驾驶疲劳预警监测系统,又或如凯迪拉克Super Cruise上的驾驶员注意力保持系统等,他们作为一种动态监控技术发挥了不错的安全预警作用。所以采埃孚想要通过类似的原理采集乘客的晕车数据并非不可行。
除此外,自动驾驶能规避掉手动驾驶的不确定性,能更准确的复刻出最佳的行驶模式。

不过还是要说,晕车问题是很复杂的生理性问题,采埃孚这种方法重点在“治标”而不是“治本”上,医学难题还是留给更专业的医学界去解决吧。
二、这几家想了不同办法解决晕车

和采埃孚一样,很多研发机构也在想办法避免晕车问题。车聚君初步给他们划分了几大门派。
▎选择最佳驾驶路线
其实早在2018年2月,Waymo就提出申请了一个自动驾驶和晕车有关的专利。与采埃孚的思路不同,Waymo主要是希望根据乘客晕车与否,设计更好的驾驶线路来解决此问题。

举例来说,当乘坐无人出租车时,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晕车历史选择比较平稳的行车路线,这是考虑到很多时候晕车就是因为颠簸引起的。而如果乘客出现了晕车症状,无人车还会自动调整驾车风格,车辆也会避开交通拥堵地区,避免频繁的启动和停车。
在车聚君看来,选择最佳路线的办法不太可行。因为在一二线城市中,压根就没有最佳选择之说,只有堵车和更堵车的区别。而到了高速路上(很多晕车是在高速路上发生的),Waymo这套系统就不灵光了,它并没有过多的设定预防晕车的驾驶模式。
▎佩戴设备预防晕车
2018年初,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申请了一项专利,这项专利可以通过眼镜或头盔等设备来防止我们的运动感知神经与看到的环境之间出现脱节的问题。

这种系统会根据特定的顺序激活发光管,模仿周围视图中的行驶的汽车,让身体对周围的环境有参照,在这套功能下,乘客还可以在不头晕的情况下正常使用智能手机。
以上大家听起来可能有点复杂,其实原理并不难理解。
我们知道晕车是由于人体前庭系统感受到的信息和大脑接收到的信息之间存在差异,从而导致恶心,甚至呕吐等。就像晕船一样,当你的眼睛看到一件东西而你的大脑感觉到另一件东西时,就会感到恶心。
而密歇根大学研发的系统可对乘客的边缘视觉进行光刺激,模仿乘客的眼睛从外部看到的景象,从而帮助消除这种信息差异。
▎用空气和振动座椅消除晕车
Uber这套模式和密歇根大学的想法有些类似,都是“欺骗”大脑神经的做法。不过Uber的想法要更彻底,它希望采用增强现实的技术来解决晕车问题,并且是在不使用穿戴设备的情况下。

具体来说,该系统将通过使用振动座椅、空气冲击或车内的“光条”,创造一个增强现实的环境来欺骗大脑,使身体更接近眼睛所看到的东西,以此来降低晕车感。
虽然Uber和密歇根大学的专利还没有实际应用,但车聚君会更期待这两项技术落地。至少从描述上看,他们这种欺骗大脑的办法更符合一般性情况。不过这套技术还有太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相比之下Waymo更接地气,采埃孚更贴近最佳的实际解决方案。
车聚小结
虽然以上策略无法根治晕车问题,但作为预防手段也不错。很多时候确实是因为开车者水平太次、行驶路线选择糟糕导致晕车,以上功能作为一种人性化的舒适性配置出现在汽车上也挺好。
不过以上功能都还在研发阶段,我们还得再等等看。在这之前,车聚君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贴士,希望能帮到大家:
▎加强体育锻炼,平时多做转头、弯腰转身及下蹲等动作,以增加前庭器官的耐受性。
▎避免疲劳、睡眠不足、空气污浊、情绪紧张及汽油和油烟特殊气味等刺激。
▎通过康复训练预防,如反复多次乘船、乘车训练。还可经常参加一些有助于调节人体位置平衡的体育项目,如荡秋千、滑梯、单双杠等。
▎乘车、乘船时应尽量限制头部运动,可将头靠在背椅上固定不动,如有可能尽量平卧。
▎乘车时少往窗外观看,避免看书、看手机。

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元西北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9/08/06/307358/

文章标签: 晕车  

版权属于: 车聚网公众号-转载请标明出处

1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晕车者福音,ZF说未来汽车会有预防晕车的驾驶模式 | 聚闻​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