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发动机送车」不是玩笑,是第十代雅阁3年卖60万的法宝 | 聚论

本田擅长造发动机,已是常识。「买发动机送车」成了各论坛的口头禅,只是放在2021的大背景下,很多时候有了戏谑的成分。

但车聚君不得不说,仍有疗效。


截至2021年4月下旬,雅阁全球累计销量为2200多万辆,超过了凯美瑞的2000万辆,成为全球中高级轿车的标杆。其中第十代雅阁在中国三年就卖出了60万辆,这在B级车日益势微、豪车不断下压的背景下很难得。

今年1-5月,第十代雅阁的销量已突破8.5万辆,稳获B级轿车销量冠军。

别的车成功会有很多理由,雅阁的成功却很简单:发动机。1.5T攻入德系的传统阵营,2.0L i-MMD一直是混动界大宗师。左打右挡,自然开辟了一片天地。

在电动化的今天,本田的发动机技术依然能笑傲市场吗?

一、从自吸到涡轮,本田猛转身

在自然吸气时代,本田发动机强劲的性能和出色的可靠性一直令人称道,「VTEC」技术更是教科书一样的存在。


发动机的本质,就是一个进气+进油+点火的游戏。

进油和点火的控制相对比较容易,尤其在缸内直喷盛行的年代,进油方式可以一站直达,控制的非常精确。而点火也类似,可以通过控制逻辑直接实现。相比之下,进气的控制稍微复杂一些,从进气歧管的设计,到配气机构的建立,再到进排气的开启时机设定,都需要相当功力与技艺。

本田算玩的比较好的,它的进气控制采用了VTEC技术,就是通过改变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能在不同负荷下实现不同的进气量。好比,人在奔跑时能适时改变呼吸频率与口鼻的开合度一样,能保证最佳配速和能耗。这让本田的自吸发动机性能更强,还省油。


涡轮增压普及后,因为有了「强制进气」,发动机可以在不增加排量的前提下大幅增加进气量,从而显著提升性能。这时,本田「VTEC」气门升程的作用就力有不逮了。

特别是大众TSI的强势崛起、国内排放法规迅速「欧化」、1.6L及以下小排量车可享购置税优惠等政策,让中国市场迅速进入了小排量涡轮时代。1.0-1.6T的小排量涡轮机,可以提供接近甚至超越1.8-2.0L自然吸气的动力,油耗还低。于是福特、通用迅速跟进,国内车企纷纷效仿。结果是,诸多2.0L及以上的知名自吸发动机淡出江湖。

整个日系对涡轮增压比较排斥,但本田算是日系中反应比较快的。

2016年,本田首次推出了L15B涡轮增压发动机。它是在老款「地球梦」1.5L自吸发动机基础上研发而来,因为这款机头底子好,做功行程长、缸体强度高。本田调整了它的EGR设定,降低了压缩比,加入了一个高效涡轮,并同步更新了冷却系统。


看一下雅阁和迈腾的对比:雅阁1.5T最大扭矩为260N·m,最大输出功率为143kW,均高于迈腾。而且它的最大扭矩转速区间更广,不仅在1600rpm就能达到最大扭矩,还可以一直持续到5000rpm,这让它能在很广的转速区间维持高功率输出。

当然,雅阁依然采用了「VTEC」技术,不过只加在了排气侧,控制排气门的升程,这对它的性能也有一定贡献。从结果来看,本田这款新1.5T发动机,性能反超了老牌涡轮玩家大众,而且油品适应性更好。

发动机有了,变速器用哪一款呢?这对本田来说倒是个难题。在自吸年代,本田5AT平行轴自动变速器广受好评,因为结构简单、输出平稳,而且换挡速度极快。但随着对手不断升级,5AT有点相形见绌。毕竟平行轴设计的体积太大,想升级6AT、8AT太难。


这时摆在本田面前有三条路:要么研发齿轮式的AT,但丰田爱信已经布局了大量专利陷阱;要么像大众一样研发DCT,但本田当时已经尝试过带液力变矩器的DCT,问题是不加液力变矩器的DCT可靠性难以保障,加入之后传动效率低而且成本高;要么专注于日系惯用的CVT,它有先天的结构优势,平顺性确实不错,但提速能力不如DCT和AT,这与本田偏向运动的定位不符。

最后本田选择了CVT,但没局限于传统设计。

它为CVT无级变速器加入一套“G-Design Shift”控制技术,通过高强度传动带的应用,让CVT有了更宽的变速比。同时它还能在最大功率点「锁止」速比,因此本田的CVT不仅有传统CVT的平顺,加速还快。

从结果来看,本田这套总成确实能打:加速够快,平顺性好,油耗还非常低。雅阁将这套动力总成用了这么多年,积攒了大量口碑,也坐实了「买发动机送车」的名号。

二、本田i-MMD,一代大宗师?

据本田官方消息, 1-5月该品牌在华累计销量668,367辆,同比增长142.3%。其中混动车型的终端销量为96,877辆,同比增长179.7%。

上险数显示,雅阁锐·混动1-5月的交付量超过一万,平均月销2000余辆,已经赶上主流新势力的单车表现了。这个被排除在国家鼓励之外的混动技术,一不靠补贴、二不靠绿牌,硬是撑起了国内混动市场的一片天。


早期的混动路线,各企业大同小异:发动机为主,电机为辅,必要时优势互补。

发动机仍承担大部分动力输出工作,只有在一些低效区间,如走走停停、急加速、怠速时让电机介入。发动机省去了一些最费油的工况,油耗自然就下来了。

这是丰田的策略,看上去很聪明,但有局限。因为发动机的自身特点,为了系统优化,控制逻辑就变得异常复杂,且依然需要行星齿轮组来分配动力,可靠性有所下降。

本田意识到这么玩不行,必须另辟蹊径。于是2013年,它推出了i-MMD系统。


本田i-MMD不再纠结于怎样补足发动机效率不足的部分,而在最大程度上弱化发动机的主导作用,让它主要以「发电机」的方式存在,限制它直接输出动力;同时让电机多做功,使车辆以更接近电动车的方式运行。

具体说,i-MMD有三种工作模式:

▎仅靠电机驱动的「EV模式」。即在起步及中低速巡航时,电池向电机提供能量,电机直接驱动车辆行驶。这时发动机完全沉默,车辆和普通的电动车一样。

▎发动机和电机同时运行的「混动模式」。即在需要急加速时,发动机做功带动电机工作,产生的电力供给电机,由电机驱动车辆行驶。这时发动机工作但并不直接参与动力输出,只作为一个发电机存在,车辆运行仍接近于电动车。

▎发动机直接驱动的「燃油模式」。即在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接连接离合器,并将动力直接传到车轮上推动车辆行驶。这时,车辆就是一部传统的燃油车。由于高速巡航是发动机的“舒适工况”,所以油耗并不高。

三种模式看下来,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丰田的思路是,电机以助手身份去弥补发动机的低效工况,仍是内燃机导向;本田的思路是,电机以主人身份主持日常事务,是纯电动导向。

正所谓:能者多劳,物尽其用,先进领导落后。


我们来对比一下雅阁和凯美瑞的混动车型。凯美瑞采用了排量更大的2.5L自然吸气发动机,输出功率和扭矩都更大;而雅阁则采用了更大的电机,输出功率大了47kW。

从驾感看,雅阁锐·混动更接近一辆纯电动车,起步轻快、加速线性,毕竟电机功率达135kW。凯美瑞双擎则介于燃油车和电动车之间,虽有很多工况也是电机驱动,但毕竟功率只有88kW,发动机的介入更频繁。

雅阁锐·混动综合功率为158kW,比凯美瑞低了2kW。但在0-100km/h的加速实测中,却快了半秒多,还是归功于更强的电机。

油耗方面,两者基本打平。丰田THS发展时间更长,每个细节都已精打细算。随着时间推移,本田i-MMD的节油空间或许更大。


本田i-MMD的设计理念对其他车企影响巨大。因为在它的架构下,发动机被弱化,取消了变速箱,甚至没有行星齿轮组,只留下了一个动力分流装置。

其实最大贡献是,HEV串联的市区模式。发动机发电直接驱动电机,而不像早期一些混动车型,发动机发电给电池,再通过电池驱动电机。在i-MMD体系下,动力电池更像一个蓄水池,驱动作用被弱化了。以雅阁锐·混动为例,动力电池容量只有1.3kWh。

这种极简设计、高效运行的思路,大幅降低了混动车型的成本和故障率。


目前看,即使丰田免费开放了THS系统的专利,国内车企也不太感兴趣了。比亚迪推出了DM-i系统,长城推出了DHT系统,两者的工作思路都与i-MMD非常接近。

比亚迪坚称DM-i技术源于自己08年推出的F3DM。长城更坦诚,其技术副总直言DHT的工作方式与本田i-MMD类似,只是多了一个两挡变速器,以便获得更好的驾驶体验。理想ONE虽然是增程式方案,但本质上就是去掉了发动机直驱功能的i-MMD系统。

总之,以电驱为主、弱化发动机、摒除传统的变速箱乃至齿轮组,已成为混动技术的主流,这个趋势的开创者就是本田i-MMD。

车聚小结

当然,第十代雅阁在某些方面和优秀竞品比仍有进步空间,比如高速行驶的单薄感和路噪等等,但能一直稳居B级轿车首位,说明还是有内功的。

这个内功有两层含义:第一、身持长处仍不断进步,比如加入中国市场喜欢的1.5T发动机,比如把i-MMD发展到第三代。第二、除了发动机,它在空间、设计、安全等方面也进步明显。简单说:长处更长,短处不短。

这些,都值得一些自主品牌学习。

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肖航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21/06/26/346928/

文章标签: 广汽本田  雅阁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买发动机送车」不是玩笑,是第十代雅阁3年卖60万的法宝 | 聚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