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激动,我们堵的不是车|聚扯
04月5日, 2016 5,001 views
引言 | “喂,你到哪里了?”“稍等,我堵在路上了,马上就到!”
前两天,车聚君发布了“万万没想到,入选世界十大“堵都”的中国城市竟然是它”,这里面的它,是成都。
看到这则消息,北上广集体表示不服,连隔壁的重庆也表示不服。按正常逻辑推论,北上广一线发达城市在堵车这件事上输给成都,其实是一件耻辱而悲伤的事情。这好比翠羽黄衫霍青桐在撩陈家洛这件事上,居然输给了花瓶+圣母婊的妹妹。
但看到这个消息,我很欣慰。不禁在内心呐喊:成都啊,你隐藏了那么多年的堵车实力,终究还是被发现了!
这里要讲的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记得那一年,我客居成都,在某个周一前往某城出差,早上8:45起飞。高德地图显示,从我家到双流机场23.5km,驾车需44分钟。作为一个每月出差3次左右,每次出差10天的人,深夜从机场回家其实只需要不到30分钟。
那天早晨7:00,我坐上了一辆Uber;7:45分,我刚从双林路上二环高架;8:00,我在二环高架上行驶了2km;8:45分,我在桐梓林排队上机场高速……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飞机先飞了,我给Uber司机打了三星评价,卸载Uber软件,誓不再用。后来身处魔都,每当听到有人说叫个Uber,我就悲由心生。
至于成都为什么那么堵?其实,我们不是堵车……
一、有一种神车叫火三轮
只要有火三轮在,大众在成都就不能被冠以神车的称号,至少,在我心里是这样的。
火三轮顾名思义是三轮车,这里只说运营载客类。这类三轮人工加了箱体和座椅,箱体上贴着各种广告,例如:机麻万能遥控器、专治牛皮癣、男科医院等等。每一次我都有几乎抑制不住的冲动,想冲上去问问刊例价和代理公司。
为什么叫火三轮,而不叫水三轮、土三轮或者金三轮呢?这得说说五行……
“火”字其实是为了区别人力三轮和机械三轮。在电动三轮没攻占市场之前,机械三轮跟摩托车一样,装了单缸发动机。发动机当然需要点火,缸内燃烧也是烧。这时候就体现出火字的贴切来。后来人力三轮渐渐被取代,火三轮成为这种载人三轮的统称,即使现在很多三轮都是电动的。
这些火三轮聚集在二环以外的小区门口和交通要塞,轮流对着那些形似等车的路人问:“走不走嘛?走哪。”
我第一次坐火三轮是早晨从家到公司上班,这段路程打车需要12块。2013年,我住的地方出门是正在修的二环高架,很难打车,于是犹豫着拦了辆火三轮。司机听完目的地要价15,我差点惊得飞起来,说打车也没那么贵。师傅丢了句那你去打车,做出扭头要走的姿势。为了避免迟到,我极其不情愿地妥协了。
有些事情,只有体验过才会明白其中的原委,火三轮贵得有道理!
师傅载着我,一路抄小道、闯红灯、逆行……紧张和刺激的情绪充斥着我每一个毛孔,深怕有辆车突然冲出来把我带走。而司机师傅那种对红绿灯和其他机动车藐视的眼神,简直如帝王般君临天下——霸气到无法形容。不到10分钟,我就到了公司楼下。
除了火三轮,成都还有一种美女叫电摩女司机。
成都三环内禁摩,但电动车畅行无阻,而这些电摩车主女生居多,更重要的是,她们80%都是美女。偶尔别个车拦个路啥的,根本不忍心说。
上下班高峰期,火三轮、电摩和汽车一起,乌泱泱挤在路上,分不清谁在抢谁的道。嘈杂的鸣笛又开始了一天的苦逼或者结束了苦逼的一天。
▲ 未完全通车的成都二环高架
二、下雨天不会开车?
成都的堵车在下雨天尤为严重。
平时30分钟的车程,下雨天要多耗时1-2倍。如果说雨天本就该行车缓慢,那我一定要辩解:在原本限速80的二环高架上,如果哪天老天有眼,就可以勉强跑个40km/h,而这个速度对于雨天,并不算快,那么并不需要降车速。
所以,我并没有搞明白为何成都雨天更堵车。
离开成都多时,这个疑惑依然困扰着我,如鲠在喉。我的恩师曾经发了一条朋友圈诘问:难道成都人下雨天不会开车?
在没找到更好的答案之前,我决定坚持对这个反问句的深信不疑。
车聚小结:
其实,我只是跟大家开个玩笑。
截止2015年年底,成都汽车保有量366万辆,是仅次于北京的第二大城市。对比保有量与道路设施,冲进世界堵都前十强再容易不过,火三轮和下雨天的因素,小到差不多被忽略。
当然,它也是成都文化的一部分。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