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布下挫加大自主车企在俄困境
12月25日, 2014 6,864 views
尽管美元兑卢布回升至1:61.7,但其对消费市场的影响并未消失。由于卢布贬值,俄罗斯当地民众大量抢购消费电子商品和豪车用以保值,通用、奥迪、捷豹在16日停止市场销售,在俄罗斯的中国车企也采用上调价格或美元交易的方式应对变化。同时有分析认为,俄罗斯经济未来发展走势尚不明朗,且地缘政治对市场影响严重,中国车企应同时考虑加强其他国外市场,以分担、平衡风险。
12月15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发布盈利预警,今年纯利将按年大跌约五成。主要原因为:主要出口市场销量下跌(前11个月-49%);中国市场进行营销系统改革;4季度俄罗斯卢布汇率突然贬值。吉利表示已开始重整俄罗斯的业务以降低在该国的财务风险。另外公司已开始提高吉利汽车车型在俄罗斯市场的零售价格,希望藉此抵消卢布贬值影响。长远而言,吉利将会在主要出口市场加快本地化生产以降低这些市场外汇汇兑风险。
目前俄罗斯市场中国车企的第一梯队包括力帆、吉利、奇瑞、长城、北汽,共占到俄罗斯市场份额的3.5%左右。有媒体报道,针对卢布贬值,奇瑞已在当地市场上调新车价格5%,江淮汽车采取美元收款的方式应对。
力帆与长城虽未对此发表公告,但是根据两家公司半年财务数据显示,截止6月30日,力帆股份的银行存款余额有6294.24万元卢布,以0.1838折算率合人民币1156.88万元;长城汽车为14875.96万卢布,折合人民币2734.2万元人民币。
截止12月19日,卢布兑人民币汇率为1:0.1007,半年时间贬值近半。但卢布贬值造成的影响并不限于企业银行存款缩水,同时也直接导致俄罗斯当地汽车市场萎缩,进口汽车销量受损。
受俄罗斯持续经济低迷、卢比贬值和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俄罗斯轻型车市场(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在2013年12月刚刚结束9个月的连续下跌之后,2014年1月市场销量又开始下滑,并连跌11个月。根据欧洲商会AEBRUS数据,2014年11月份,俄罗斯轻型车市场新车销量为229,439辆,同比微跌1.1%。1至11月份,俄罗斯市场轻型车累计销量为2220751辆,同比下跌11.6%。
1至11月,力帆仍是在俄的中国车企中销量最高的企业,实现销量19753辆,同比下滑19%;吉利实现销量16122辆,同比下滑34%;北汽销售1016辆,同比下滑31%;长城汽车销量为14118辆,同比下滑22%;奇瑞销量为15219辆,同比下滑14%,但它11月同比增长11.8%至1418辆,与海马成为11月份唯一实现逆势增长的中国车企。
除调整价格外,各车企也采用加强本地化生产,以应对汇率风险。今年力帆发布公告称,拟分别斥资1.5亿元美金及3亿美元在俄罗斯卢加州及利佩茨克州建厂。长城也宣布,拟投资32亿人民币在俄罗斯图拉州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生产基地。
但有分析人士向财新记者指出,汽车生产投资周期长,成本收回较慢。俄罗斯目前未来经济形势尚不明朗,且受地缘政治影响严重,车企应在俄罗斯之外,寻找其他市场同步发展,以分担不可控的风险。
欧洲商会指出,俄罗斯卢布贬值减弱了进口车的销量增长,却促进本土品牌和当地投产的品牌销量回涨。同时俄罗斯政府推行支持本土汽车销售的规划,抛出老旧汽车报废补贴项目,购置新车的消费者每人可领取40,000卢布,约合752欧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