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迈大师:如何看待雷克萨斯锐与柔的矛盾?|聚译
10月16日, 2015 7,064 views
【引言】凶狠决绝的“刀”和恬淡静美的“菊”,常被用来形容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格,雷克萨斯也一样。
雷克萨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美国打出知名度,但对我这个欧洲人来说,知道雷克萨斯要从21世纪初它对标德系豪华车开始。
我记得当时有篇文章说雷克萨斯把它新组建的设计团队送到法国南部的蓝色海岸地区待了几周,让他们在那学习欧洲豪华风格,尤其是豪华生活方式。
可惜那些设计师估计没理解透欧州的豪华的精髓,因为雷克萨斯在欧洲卖的第一批车型虽然看上去是豪华的,但在设计细节上有很多抄袭奔驰和宝马的痕迹。
21世纪初,雷克萨斯SC长得很像奔驰SLK,雷克萨斯LS则很像90年代末的奔驰S级。因为当时雷克萨斯没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所以对我这个从事汽车设计行业的人来说,雷克萨斯几乎是一个可以忽略的品牌。
不是每个人都注意到丰田是如何将雷克萨斯打入豪华车市场的,尤其是在美国,雷克萨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消费者心中取代了那些价格更高的欧洲竞争对手的地位。
那是它好多年前的成功。然而,到了2013年,我突然发觉雷克萨斯不一样了,我第一次只凭车的设计就认出了雷克萨斯。哇,雷克萨斯找到了自己的设计风格!那个风格很明显不是欧洲的,而是有着很强的亚洲设计基因的!
看看最近的雷克萨斯RC F和2015款雷克萨斯NX紧凑型SUV,真是未来派设计的亚洲新尝试。在此之前,我记得亚洲只有本田有过这么勇敢的未来派外观设计风格。这些设计真是最完美的“景观”!
雷克萨斯终于不再把自己扯成欧洲风格了。这是因为亚洲车市更繁荣,还是,这是其对独特品牌形象的探索?亚洲的豪华车品牌要卖好,以前通常的情况不是得扮成欧洲豪华车品牌的样子才行吗?难道现在情况终于变了?
我们来看看雷克萨斯的设计DNA:
▎首先,最明显的是标志性的X形前格栅,像是朝下张开的鱼嘴,很独特醒目。不过对欧洲人来说,可能没办法第一眼就喜欢上它。我问过几个欧洲朋友,他们只说"太亚洲了"。而我也没有对那个前格栅有很积极正面的感受,反而有种太好斗、略带侵略性的不适感。不过开在路上,倒是让人印象深刻。雷克萨斯终于变得辨识度很高了。
▎其次,其他一些设计安排也终于变得和谐统一了。比如,目前雷克萨斯所有车型都有统一的C柱窗户造型,这一设计被认为"非常雷克萨斯"。
▎第三,外观设计似乎借用了Photoshop中模糊工具的很多做法,各种设计细节被模糊化后变成非常柔和的曲线,与其边沿非常尖锐的线条形成对比。对于一个量产车品牌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辨识度很高的设计,当然也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尝试。只是就我个人喜好而言,整个设计缺失一点经典的、可以让人想起这个品牌的设计一致性的地方。
LF-LC和LF-CC这两个概念车的外观设计中,内在线条的模糊和外在线条的尖锐的对比,愈发明显。可能当概念车转成量产车时,这种设计还会再改善。不得不承认,这两个概念车非常有未来感,让人过目难忘。
总的来说,雷克萨斯很明显有了巨大进步,不只是在商业层面,也是在设计层面。我喜欢雷克萨斯的新的外观设计吗?是的,我喜欢它的前卫和独特,只是对这种设计能风靡多少年略有疑惑。可能我对雷克萨斯已开始赢得欧洲人的青睐这个事实,还不能完全接受吧?
此文原文为英文,中文版原发表于《名车志》。车聚网经作者Mathis Heller授权,将原文重新编译,以飨聚友。
英文版作者:贺迈(Mathis Heller),德国汽车及工业设计大师、红点至尊奖得主,曾为宝马3系、5系、7系设计汽车模型,也曾在福特汽车等公司做设计师。现为德稻汽车及工业设计大师、Well Design首席设计师。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78384487。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