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是挪威的一颗明星,但照不亮大地
10月5日, 2015 7,521 views
挪威,一个北欧沿海国家,人口500万,与邻国瑞典、芬兰毗邻。这个国家没有孕育出沃尔沃、诺基亚这些闻名全球的跨国巨头,但近几年它的一项成就赢得了举世瞩目,成为中国、美国乃至欧洲其它国家普遍关注的范本,这就是它的电动车推广政策。
2014年,挪威市场上每售出八辆新车,就有一辆是电动车。而今年6月,这一比例已经增长至五分之一,遥遥领先于全球其它国家。不过,挪威政府现在没一点庆祝的兴致,因为其针对电动车提供的极其优厚的激励政策,已经让这个人均GDP全球第二的国家扛不住了。
一、传说中的电动时代,已在挪威实现
不管是行业机构还是汽车厂商,对于电动车的前景都谈不上乐观,美国和中国的新能源车推广目标也都一再推迟。根据J.D. Power的预测,2020年全球市场纯电动车的销量占比预计仅能达到1.8%,这还是在各国政府持续投入大量补贴的前提下。电动车何时能在全球实现上规模的普及,谁都没谱。
在大家都处于迷茫、徘徊时,挪威像夜空中突然升起的一颗明星,吸引了所有人都目光。从2009年挪威政府调整电动车发展策略,开始大规模进口国外车型以来,该国的电动车市场便开始迅速膨胀。短短几年间,挪威的电动车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了它国不敢想象的高度。
2014年,挪威市场的电动车销量为19,767辆(包括插电式混动车HEV),在整体乘用车新车销量中的占比达八分之一。随后当地的电动车销量还在快速攀升,6月份的销量占比已经达到五分之一,而在这些电动车中,九成以上是纯电动汽车。
反观全球市场,去年电动车的整体销量总计约32万辆,在乘用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不到0.5%,其中大半是仍需燃油的混合动力车。粗略估算一下,目前挪威纯电动车新车销量的份额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一百倍!
走在挪威街道上,各种电动车型随处可见,仿佛传说中的电动时代已经到来。其中保有量最多的是日产Leaf和特斯拉Model S,另外三菱i-MiEV、标致iOn、雪铁龙C-Zero、大众e-up以及宝马i3这些国内罕见的车型也都占据一定份额。
二、挪威人觉悟高?太天真了
看到挪威的电动车普及率这么高,可能又要有人拿发达国家人民觉悟高说事儿了。相比发展中国家,挪威的公民教育水平确实高不少,环保意识也更强一些。但挪威电动车快速普及的根本原因还真不是人民的觉悟性,而是靠政府拿大笔大笔的钱砸出来的。
早在中国尚未改革开放,大众也还没在上海合资建厂时,挪威已经开始发展电动产业了。早期阶段,挪威主要着重于培育本土品牌,但因为技术实力不足,最后这些公司要么破产,要么被收购。到2009年,挪威政府调整策略,开始大批进口国外车型,随后,三菱、标致、雪铁龙、日产、特斯拉等车企陆续进驻并拓展销售网络,当地的电动车销量开始迅速攀升。
在我们印象中,我国政府对电动车产业的扶持力度不可谓不强,但和挪威一比,差距立显。从1991年开始,挪威就免除了电动车的登记税,之后二十多年里,当地的扶持激励措施一再加强,纯电动车的增值税、充电费都被免除,再加上各种补贴,电动车的售价已经完全处于同级别燃油车的水平,部分车型电动版的价格甚至比燃油版本还要低。
免除电动车的各种税费,并提供购车补贴,只是政府扶持电动车产业的基本。考虑到电动车续航短、充电难的劣势,想真正吸引消费者来购买,这些举措还不够。
挪威政府对于电动车扶持政策的“恐怖”之处在于,它把电动车的停车费、过路费、充电费等等用车费用也一并免除掉了。除此之外,电动车还可以占用市区的公交车道,这些特权在其它国家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反观国内,电动车车主可享受最大的特权当属一线限牌城市的免拍牌政策。也正因此,比亚迪秦在上海的销量占比在全国名列前茅,借一位朋友的话形容:“在上海,秦跟秦都能撞上了”。而在不限牌的省市及乡村市场,这一特权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在国民收入和教育程度上,挪威和瑞典的水平十分接近,但由于政府对电动车的补贴力度不同,两国的电动车普及率也相差甚远。在挪威,电动版e-Golf的售价是3万欧元,比汽油版便宜8000欧元,而在同属北欧的瑞典,在减去政府提供的4000多欧元补贴后,e-Golf仍然比汽油版高尔夫贵1万多欧元。
所以,通过宣传来唤醒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只能作为政府补贴扶持的策应手段,永远成不了市场格局的决定性因素。挪威电动车卖的好,不是因为挪威人觉悟高,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和其它国家的人民一样,都爱占便宜。
三、推广靠补贴,全球第二壕也扛不住
2012年,挪威政府决定将电动车的免税及各项优惠政策延续至2018年,或者直到完成5万辆电动车的保有量目标。而令人意外的是,该国的电动车保有量在今年4月份已经突破了5万辆,整整提前三年完成目标,和其它国家一再推迟计划进度形成了强烈反差。
尽管目标已经完成,但挪威政府仍然决定暂不撤销一系列的补贴政策,不过,由于税务负担的压力越来越重,当地呼吁缩减电动车激励政策的人已经越来越多。
路桥费是挪威税收中颇具分量的一部分,为了推广电动车的发展,该国每年都要损失庞大的税收来源。据估算,今年挪威政府因电动车补贴政策将损失5亿多美元的税收,而免除的停车费、过路费、轮渡费等等支出则会带来5,000多万美元的额外损失。
以挪威西南部的芬岛(Finnoy)为例,当地政府曾举债7,000万美元修建了一条隧道。普通燃油车通过这一隧道需缴纳20美元,而目前通过这个隧道的车辆中,无需缴纳通行费的电动车占据了四分之一,这意味着隧道每年的税收也损失了四分之一。
面对繁重的补贴政策,即便富裕如挪威也开始渐渐扛不住了。同时,电动车在交通系统中享受的各种特权也激起了民众的抵触。据统计,挪威市区道路中的公交车道上,八成以上跑的都是电动轿车,给公交车的畅通运行带来了不少麻烦。
毫无疑问,挪威目前针对电动车的补贴力度肯定是不可持续的,面对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挪威政府今年5月份表示,从2018年开始,将逐步缩减电动车的激励政策。可以预见的是,届时挪威的电动车销量必然会大幅下滑,但该国的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基础设施也随之逐步完善,当地的电动车产业有望以更稳健的步伐继续发展。
四、挪威是颗明星,但照不亮大地
挪威推广电动车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全球各地奔赴挪威调查学习的不在少数。但可惜的是,对其它国家来说,挪威的成功经验只能起到借鉴作用,而不足以成为我们学习、仿效的范本。
首先,挪威是一个人均GDP和政府税收都很高的国家,其2014年的人均GDP高达10万美元,仅次于卢森堡,位列全球第二。这一水平是美国的1.9倍、德国的2.2倍、日本的2.6倍、中国的14.9倍!挪威在电动车补贴政策上能够承受的负担,要远高于其它国家。
▲ 挪威零排放游行车队
其次,挪威地广人稀,拥有私家车库的家庭很多,且大部分都拥有第二辆甚至第三辆汽车,这样的先天优势大大抵消了电动车续航短、充电难的短板,而这点是中国永远复制不来的。
再次,挪威国土狭长,且濒临大西洋,有着非常丰富的水力资源。和其它国家主要依靠煤炭、核能作为发电源不同,挪威几乎所有的电力都来自于了可再生的水力发电。也就是说,在挪威行驶的纯电动汽车可以做到真正的无污染,这也是挪威义无反顾推广电动车的一大原因。而其它国家的电动车即便本身不产生排放,但其所使用的电能本身并不那么“干净”。
国家富裕、地广人稀、电力环保,目前能够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国家非常少,而我国更是一条都不具备。所以,挪威不见得能给我们提供切实可行、符合自身的发展策略,而它在大量投资后所面临的负担让我们意识到,在电动车尚不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时,靠政府补贴、刺激是难以持续的。
如果说推广新能源车是顺应绿色环保的大势,那么当下依靠补贴来强行推广并不成熟的电动车,反倒有点违反民意了。挪威的环保成就无疑是一颗悬浮在夜空中的明星,但它的光芒无法照亮大地,而脚下的路,还要我们自己在黑暗中摸索。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78384487。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