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干不过SUV?这家车企月销10万后收到1000个赞 | 聚论

引言 |  一枝独秀,还是双管齐下?

11月的销量数据一出来,有两家自主品牌企业最抢眼。一家是月销接近13万的长城,一家是月销首次过10万的吉利。

这两家除了在销量总量上抢眼外,还在销量结构上引人深思。长城坚持“聚焦战略”,11月销量中SUV占91%。吉利奉行“双腿走路”战略,11月主流销量中轿车占57%。前者SUV占绝对优势,后者轿车与SUV更平衡。

就过万车型的数量来看,长城有三款:H6、H2、H7,全部为SUV产品。吉利有六款:帝豪、博越、远景、远景SUV、帝豪GS、帝豪GL,三款SUV与三款轿车。

那么问题来了:哪种模式是更优解?

一、美国经验,SUV有一个漫长平稳期

车聚君觉得,从中短期看,以单一优势产品快速撬动市场,赢取市场知名度和快速增长,无可厚非。但从中长期看,双线并举是一个更稳妥、更持久的策略。这也是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不同需求,好比历史上帝王名言:可马上打天下,不可马上治天下。

据MarkLines的数据显示,美国2016年前10个月的销量中,SUV占所有狭义乘用车的比重为47%。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中国市场前10个月SUV的占比为38%。而且,中国市场的SUV近年来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前10个月同比增长高达45%,而市场平均增长为18%。

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得SUV者得天下。厂家只要把SUV做好,就能在竞争中立于不改之地。

诚然,这种观点是有一道理与实践支持。但从中长期看,SUV的高增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以占比例,美国作为一个成熟市场,SUV占比常年稳定在40%-49%之间,其间起伏变化与油价、技术进步、车型演进相关。很明显,这些变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波动:油价不会无底限的便宜、节油技术也有极限、SUV的各类衍生品也悉数展现,再继续深挖市场潜能的空间已经变得艰难。

而轿车做为自汽车问世以来的经典形态,一直占据主流。天然优势包括:外形更协调统一、操控性比同级SUV更好、蕴含的技术含量更高。一句话,轿车仍然是一个车企综合实力的最好代表。

即使在SUV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反过来看中国市场轿车的占比,仍高达52%,比SUV的38%高出三分之一强。

因此,车聚君认为,未来SUV仍然会保持较高位增长,但增速肯定逐渐放缓。SUV的比重由目前的38%上升到45%左右时,开始进入滞涨期,并保持很长时间。换句话,SUV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并不会持续很久。

二、吉利现象,新出的轿车也能瞬间过万?

如果从未雨绸缪的战略考虑,吉利的“两条腿走路”路线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在新3.0时代下,吉利形成了3+3+1的产品阵营。即三对轿车+SUV(博瑞+博越、帝豪GL+帝豪GS、远景+远景SUV)、加一个中坚车型帝豪的阵营。这七款车型,除博瑞外,悉数过万。其中亮点有:

帝豪接近了3万俱乐部,稳居中国轿车销量前十、自主轿车销量第一。

新车过万的时间越来越短。博越上市六个月过万、帝豪GS五个月过万、远景SUV一个月过万、帝豪GL两个月过万。

如果说博越、帝豪GS、远景SUV过万,是自带了SUV的光和热,那帝豪GL做为一款轿车也能迅速过万,那就肯定不是坐着风口上来的,而是凭真本事拼杀出来的一条血路。特别是,帝豪GL还是处于轿车的A+级别,面临的合资竞品更多、更强劲。

帝豪GL为何能在SUV的热潮下逆市而红呢?

三、定位准确,帝豪GL爆红的三样武器

其实,尽管各大城市相继变“堵城”,但整体看中国的千人汽车拥有量仍在200之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500及以上。证明,很多国人拥有自己的汽车的梦想还没有实现。

如果说SUV热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成熟消费者第二次、第三次的“增购”行为,那么轿车的庞大销量,仍然来自于第一次购车。尽管早已是杀声震天的红海,但只要是精品车型,仍会脱颖而出,大受欢迎。

这个道理跟饭店一样。没有人会认为餐饮业不是红海。但为何不同时代仍有一些传奇饭店独领风骚,让食客趋之若鹜呢?

帝豪GL最吸引人的地方不过有三:优雅的造型、超值的配置、出色的安全。听上去每一项都很普通,但把三项同时做到出类拔萃,集于一车之中,就非常不容易了。

得益于彼特.霍布里的团队操刀,帝豪GL有“小博瑞”之称。线条依然可见沃尔沃的真传,比如C柱处Fast-back的轿跑造型、温和不失犀利的凤眼、一对平直醒目的日行灯、甚至方向盘的镀铬条都不失S60的风韵。

另外,一些性能与配置上也越级比照了豪华车的水准,如怠速噪音只有35.8分贝的NVH水平、ACC、AEB、Carplay等领先科技。

更不用提帝豪GL的安全水平。在央视直播交叉路口50公里对16.7公里的真车垂直碰撞、获NCAP碰撞几近满分的安全成绩,可以称之为中国最安全的A级轿车。

稍加分析,以上优势的背后都能看到沃尔沃的影子。所以,帝豪GL看上去是由下而上的逆袭,实际上是以上压下的反攻。

四、月销过万,一流工厂的产能是保障

好的产品和战略,还要有牛逼的工厂和流程去实现之。否则眼巴巴看着如雪纷飞的订单,也只能望洋兴叹。

帝豪GL在吉利的临海基地生产,这里同时还出产帝豪GS。一个轿车,一个跨界SUV,都迅速变成了业内当红炸子鸡。GL可以理解为:GeelyLimousine(吉利轿车),GS可以理解为:GeelySUV(吉利SUV)。可见这两款产品的重要性,也可见临海基础的重要性。

其实,一句话就能证明临海基地的地位:这是李书福当年的发祥地。1998年,第一辆吉利豪情就在临海工厂下线,开始了吉利的传奇,也开启了中国民营企业造车的一个传奇。

当然,今天出产帝豪GL的临海基地是从原厂东迁而来,新基地有两个特点:

一是对硬件的重视。新工厂按国际一流水准打造,号称三年内保持国内一流,五年内达到国际一流。用的东西也是不惜血本:13台瑞典ABB机器人、美国NELSON自动螺柱焊机、德国BOSCH机器人焊接控制器、日本极动品牌机器人修磨器……一级和二级总成自动化率高达100%,实现了高度智能化、柔性化生产—唯一的缺点,就是产能设计不足啊。

第二个特点是对软件的重视。临海基地作为吉利最早的产业基地,工人的成熟度最高,产业配套最完善。吉利学院成立以来也输送了大量专业对口人才。就高层来说,听说临海基地的厂长是从韩国专门聘请来的专家。

某种程度上,临海基地代表了“浙江制造”的标杆,浙江省委书记夏宝龙、经济学家吴敬涟都曾到访临海基地进行指导参观。

但是,准车主们还是不乐意:因为提车周期还是很长。短则一个月,长达半年。车聚君经常看到,吉利汽车新闻发言人杨学良先生的微博评论里,经常挤满了准车主们出奇一致的诘问:杨总,我订的XX车什么时候才能提啊?

说起来,算是一种甜蜜的痛。可怎么破呢?

好消息是,日前吉利在临海举行了临海产业园扩充项目的签约仪式,此次将投资32.6亿元,新建全自动生产线、物流园、员工生活区,形成年产30万辆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的汽车产业园,新增建筑面积达20万平米。

这个项目的最直接的好处是,产能将从现在的10万辆扩充至30万辆,从而能快速提高帝豪GL、帝豪GS的产能,有效缩短准车主们的提车周期。

嗯,希望今后杨总的微博评论里能减少一些压力。

五、客户兴奋,连夜点了1000多个zan

另一边,一些调皮的车主还跑到吉利微信公众号上去搞事情。12月5日晚间,吉利汽车官号发布了月销过10万的文章后,阅读量很快超过7万,点赞更是高达1100多个。近百条留言中,人声鼎沸群情激昂:

“现在是12月6号凌晨2:44,刚看到11月销量过10万的消息,真的很高兴。帝豪GL,有我一辆。前段时间订福克斯时,怎么算怎么觉得不划算,去了三次没买成。到了吉利4S店,不到半小时交钱了,痛快到不可思议。我只想说:只要你用心了,人民还是会接受中国品牌的。加油吉利,不忘初心,执着始终。”

“我们家为吉利贡献了三辆车,我爸开博越,我叔开帝豪GS,我上礼拜入手了一台新帝豪。我们家占了吉利11月销量的十万分之三,哈哈。”

“真心替吉利高兴,最有上进心的车企。个人认为最抢眼的莫过于帝豪GL,如果到了换车的时候,还是吉利!”

吉利车主挺有意思:厂家月销过10万,弄的好像自己中了500万一样。这种盛况与其它很多车企降价求生存形成鲜明对比。

这也印证了车聚君之前一个观点:哪有什么“产品挺好,就是营销不好”的悖论?如果销量很差,只能说明你的产品不够好。要知道,中国消费者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哄的一个群体。

只要你做到60分的产品,他们会说自主水平不错啊。即使有点问题,只要不严重,一般会自我安慰: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你能做到70分,他们会大喜过望,奉人就夸,某某家的产品真实在,绝对值这个价,品质不比合资差。如果你能做到80分以上,他们就会产生类似果粉、米粉那样的自发崇拜潮,拉亲带友、奔走相告,成为免费品牌宣传员和“自干五”。

因为,我们被曾经的“中国制造”拉低了期望,因为我们也都希望这个国家的产品质量能让自己脸上有光。

所以,如果你连这样的消费者的赞都收不到,一味抱怨轿车不好卖、市场不景气、竞争太激烈,那你可能真的不适合生在这个市场上。

车聚小结:

所以啊,不管是长城的一枝独秀,还是吉利的双管齐下,只要车企用真心诚意做出了出色的产品,市场总会给出正面响应。

车聚君特别喜欢一句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哪怕轿车变得再红海,只要有实力有初心,处处是蓝海。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拓拔冲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6/12/13/134089/

文章标签: 吉利汽车  帝豪GL  轿车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轿车干不过SUV?这家车企月销10万后收到1000个赞 | 聚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