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能源:比亚迪市占率超1/3,特斯拉不足2000辆|聚数
05月21日, 2022 6,424 views
4月车市异常变动,新能源板块也不例外。
上险数显示,2022年4月新能源销售26.36万辆,相比3月下滑了40.8%,且降幅比乘用车整体跌幅还高出9个百分点,同时,57.7%的同比增速相比3月的136.6%明显放缓。
由此,4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为26.2%,比3月下降了4个百分点。
新能源车市场放缓脚步,其最关键的原因是,锂电池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令新能源车价格不断上涨,因此消费端直接受到影响。锂价的上涨就连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直呼“疯狂”,甚至动起了“挖矿”的念头。
锂价如何疯涨呢?据电动汽车行业专业信息提供商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的统计,锂价在过去一年已经飙涨490%。最近,斯诺威锂矿拍卖,价格从335万元涨至5.5亿元,令众人惊叹不已。
另外,相比燃油车,新能源车所需的芯片相对更多,受到的芯片供应紧张影响也更大。
当然,还有疫情的影响。
因此,在三重因素综合影响下,新能源销量环比大降,同比增长放缓,渗透率下降。
不过,诸多因素影响之下,新能源车企的表现也各有不同,其中最明显的是:比亚迪更“独大”,特斯拉遭重创。
▲图片来源:车聚网
先说特斯拉。它遭受的重创可称谓“前所未有”,4月在华仅售出1728辆,同比下滑86%,环比下滑97%,不足2000辆的水平一举回到了国产前。其中,Model Y销售1139辆,Model 3为589辆。这也导致,特斯拉在当月的新能源车企榜及新能源车畅销榜均不见身影。
原因很简单:特斯拉工厂位于上海,上海处于疫情重灾区。
上海是全国重要的汽车生产地,有关数据显示,全中国十分之一的汽车产自上海,2021年上海汽车产量为283.32万辆,占全国总产量的10.68%。疫情的扩散令众多车企包括相关零部件企业停工停产,遭受重创。
停工停产对直营模式的特斯拉影响更为严重。特斯拉上个月发财报称,受新冠疫情的影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损失了约1个月的产量(约5万辆)。特斯拉的直营模式,让车辆从生产线直接送到用户手中,生产端受影响,交付端也受影响。
▲图片来源:车聚网
上海也是全国重要的汽车消费地,同时也是特斯拉最主要的销售城市。2021年4月上海新能源销售1.71万辆,位列全国第一,其中,特斯拉销量为2276辆,占特斯拉全国总量的19%;而今年4月上海新能源仅销售337辆,其中特斯拉仅有9辆。
因此,在上海疫情突发的影响下,特斯拉是受创最严重的新能源车企,或许没有之一。
另外,与以往销量暴跌的季首不同,特斯拉今年4月并无出口,全部用于内销。不过,随着生产的逐渐恢复,特斯拉表示目前已恢复了出口业务,一批车型正运往亚太地区,另有大批车辆将出口发运至欧洲等地。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3月新能源渗透率为30.2%,其中特斯拉贡献了4.4个百分点;4月新能源渗透率为26.2%,其中特斯拉贡献了0.2个百分点,即特斯拉为新能源渗透率的贡献少了4.2个百分点,高于新能源渗透率的整体变化(4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特斯拉销量的暴跌一举拉低了新能源渗透率。
再说比亚迪,尽管相比3月10万+的销量下滑了14.8%,但88,939辆的成绩和306%的同比增幅依旧令一众车企羡慕不已,一家独大姿势尽显——是第二位至第八位车企的总和,可称以“一”打“七”。
更值得关注的是,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占有率的独大。2022年4月,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占有率高达33.7%,即当月销售的新能源车中,每3辆就有1辆是比亚迪。
或许有人会说该月是一个特例,但以后或不再是特例。
从数据来看,比亚迪近年来在新能源市场的占率整体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如今已稳固在20%以上,未来或将进一步提升。原因基于三点:
原因基于三点:1、目前仍处于新能源的风口;2、比亚迪新车陆陆续续登场;3、疫情和零部件供应关系短期内不能完全解决,拥有自研能力和供应链体系的比亚迪,相比其它车企抗风险能力更强。
细分到车型,比亚迪旗下宋PLUS、秦PLUS、汉、海豚、元PLUS和唐,六款车型依次位居车型榜第2至7位,称其“霸屏”也不为过。其中,宋PLUS、秦PLUS、汉销量均超万辆,分别为19,025辆、18,705辆、11,268辆。
此外,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的优势地位不仅如此。从《2022年一季度各级城市新能源销量Top5品牌》来看,比亚迪“全线通吃”——在五个城市群中均排名第一。要知道2020年,一线(含新一线)被特斯拉占据,二线及以下城市被五菱攻克。(详见:《2020新能源城市分布:特斯拉霸榜一线,五菱屠榜二三四五线|聚数》。
比亚迪近些年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们为之称赞,但注重产品数量的同时也勿忽视产品质量、工厂周边环境等问题,如近期的“排放门”。
再看看其它企业。
上汽通用五菱虽以27,801辆位居第二,但销量却仅有比亚迪的30%多,环比下滑41.4%。其旗下车型宏光MINI EV则继续位居车型榜第一,但25,264辆的销量相比其它车型优势已并不明显。
▲图片来源:上汽通用五菱官网
同时,宏光MINI EV未来能否保持冠军之位也不好说。宏光MINI EV之所以能够长时间位居新能源车第一,其很关键的原因在于它的价格,但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它的价格不得不涨,这或对其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同类竞品的增多也令其面临的压力逐渐增大。
广汽埃安、奇瑞汽车销量以1.3万辆依次位居第3、第4位;长安、吉利销量在7000-7500辆之间,分别排名第7、第8位;长城汽车则跌出了前十,4月新能源销售5,105辆,环比下滑64.6%,跌幅在榜单最高,除了疫情影响、零部件供应紧张、黑白猫停售以外,或与其全新车型芭蕾猫的到来有关。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官网
新势力哪吒、小鹏、零跑依次排名第5-7位,4月销售9,001辆、8,907辆、8,233辆,蔚来以5,304辆位居第10。理想、威马和金康汽车则分别位居第14、17和19位。其中,零跑旗下零跑T03位居车型榜第10位,也是唯一进入新能源车型Top10的新势力。
其它就不一一介绍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观看。
车聚小结
4月成了倒春寒,5月形势也不太乐观。一、疫情有所缓解但短期内仍不能完全动态清零;二、车企逐渐在恢复生产,但供应链尚未完全恢复;三、消费者腰包瘪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呢?
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