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销量论好坏,上汽荣威Marvel X长测
10月9日, 2019 7,162 views
每当有朋友询问:电动车是否值得购买的时候。我都会建议他们:不仅要试驾,更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场景,再做决策。
原因很简单:电动车与燃油车,不仅仅只是产品上的差别。两套能源体系,带给你的是不一样的出行生活体验。
同样一款电动车,不同人群,必然有着不一样的体会。
而我则有幸借到了一辆上汽荣威Marvel X,做了一周的纯电动车车主后,将电动出行体验的酸甜苦辣全都体验了一遍。
4.8S的百公里加速,背后是三电机的功劳
先介绍一下我的居住环境和出行场景,毕竟这两点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动车的使用体验:
无论是公司停车场还是自住小区车位,全都没安装充电桩,充电自由肯定实现不了。好在,值得庆幸的是:家和公司周围,都有安装快充桩的购物中心,算是帮了个大忙。
上下班的通勤路线则是:上海市区-嘉定,往返56km。按照一周5个工作日计算的话,平均每周上下班要跑280km,算是行驶距离较远的那类人群了。
再说说车,我拿到的这台Marvel X是全驱版,也就是百公里加速4.8s、NEDC续航370km的那款。
刚拿到车,肯定忍不住先狠踩几脚。而当你开惯了燃油车之后,突然切换到Marvel X,有些方面还是有质的飞跃的。
毕竟,百公里加速从9秒一跃飞至4.8秒。高速匝道汇入主路,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一脚“电门”下去,基本就接近法律限速了。
(四种驾驶模式对应四种仪表主题)
能做到如此的加速性能,主要是Marvel X上的三电机带来的功劳。前桥单电机,后桥双电机。
四种驾驶模式下,智能极速模式为四驱,其余模式为后驱状态。而即便同样是后驱状态,里面也是大有学问:
Marvel X应用了一套之前在汽车领域从来没用过的方案:DM EDS系统。
简单理解就是将原本140kW的动力需求拆分为两个电机,一个85kW的TM主驱电机,一个52kW的BM辅驱电机。TM电机始终驱动车轮,BM电机则在动力需求较大的时候接入,帮助驱动。
这样的设计可以确保:一旦BM电机不参与驱动过程,不会存在空转而带来拖拽损失,而驱动效率也将更高。
另外,BM辅驱电机还有两个档位,高速行驶时接入二挡,进一步提升驱动效率。同时使用永磁同步电机而不是异步电机,低速低负荷区间优势更大。
仅仅是使用永磁同步电机还不够,线圈采用怎样的缠绕方式则会直接影响到电机的输出效率。这套上汽自主开发的永磁同步电机,其中用到了Hair-Pin绕组方案。
除了带来更高的功率密度以外,还能提升了约1%驱动效率。确保在每个车速、负荷区间,都能寻找到效率最优的工作点,最终让双档位、三电机的动力方案取得动力性与经济性兼得。
对我自己而言,除了驾驶体验环节以外,最在乎就是内饰设计,毕竟只要你坐进车内,就要和内饰打交道。
而拿到车之前,我就在好奇,到底是什么能让一款荣威敢卖到30万的价位。对于BBA同级别车型,Marvel X能塑造出足够的豪华感吗?
这个环节,单纯只靠文字肯定讲不清,还得上图片,拿奔驰GLC、宝马X3、奥迪Q5L和Marvel X的内饰做静态对比:
(图片来源:汽车之家)
内饰设计,原本应该是见仁见智的环节。但图片一对比,还是能看出Marvel X的内饰塑造了一番豪华感的,最凸显质感的地方应该是全Nappa真皮还有19.4英寸的悬浮中控面板。
相比千篇一律的上方显示屏、下方空调旋钮的设计方案,Marvel X上的一体式大屏确实带来了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另外,我个人使用下来,电子手刹还有自动驻车的按键也非常精致,尤其是配上白色背景灯时。总体来看:内饰豪华感的营造,能看出荣威在有意打造品牌向上。事实上,内饰设计也的确是用户最容易感知到的环节。
小电量带来的是不错的续航里程以及使用成本的降低
我相信,对于一款纯电动车,绝大多数新用户更关心的还是续航里程:
首先要说明:在2019年的今天,Marvel X 370km的NEDC续航已经算不上多显眼的数据了。但其实背后隐藏着一点因素:这款车在设计之初就按照52.5kWh的小电量打造,产品优势更偏向于能耗控制和使用成本。
真的成为电动车车主后,就会发现一点:标称续航是一回事,实际能跑多少,能否满足日常使用又是一回事。
更何况,实际上下班的使用场景和极限续航测试还不同,未必一定把电池电量跑到0,才去充电。
按照我日常上下班的情况计算,往返56km路程,1/2高速路段+1/2市区路段下,最多跑了5天。(空调自动模式,单人上下班、制动能量回收设置为3挡)
也就是说,如果周末宅在家里的话,可以做到一周一充电。5天的工作日跑掉280km,这个续航里程可以作为参考。
说到这,也就离不开充电的话题了。
因为没有家充桩,所以充电只能在外面解决,一周的时间里,我分别尝试了几处不同的快充桩。只要不遇到油车占桩的情况,体验都还不错。
由于下班经常去公司附近的金虹桥购物中心解决晚餐,所以一顿饭的功夫,正好可以用来充电。
原本没准备一定要充至100%电量,只要满足第二天的续航就OK。但特来电的桩实在是快、再加上这台Marvel X足够给力。
半个小时就能冲进16度电,电量直接从20%到了54%,表显续航增加100km没问题。而半个小时的时间,可能晚饭也还没吃完。
平均算下来,每两天在晚饭间隙充一次,就足够日常通勤使用。
当然,这期间为了体验充电速度,特意充满了一次: 从20%充至100%的过程,也只是耗时1个小时左右。而我使用下来的建议则是:多数情况下,不需要等到充满。SOC电量过了80%后,充电功率成倍下降,没必要白白耗费时间。
(SOC电量超过80%后,为了保护电池,充电功率大幅下降,降至6kW左右)
几次充电的间隙,顺便统计了能耗数据:日常城市道路、高速道路各占一半的前提下,Marvel X的表显能耗维持在18kWh/百公里左右。当然,这期间完全是日常驾驶方式,没有故意节能,急加速超车很常见。
至于使用成本,即便是没有家充桩,要以更高的价格在公共充电站充电。相比同级别燃油车,Marvel X这样的电动车还是能占据优势。
还是拿我在金虹桥的充电情况计算:半个小时充电量大概在16度左右。特来电快充桩每度电的费用是2.1元(电费1.3元/度,服务费0.8元/度),一共33.6元。金虹桥只要有消费就可以停车2h,停车费又是减免。
此时表显续航增加100km,即便实际续航打8折算,Marvel X平均每公里的使用成本也只有0.42元。
对比同级别的燃油SUV,使用成本也就是一半的水平。而且,这还是价格更贵的公共充电桩。如果具备家充桩安装条件,使用成本还会成倍下降。
到了计算使用成本这一步可以看到,52.5kWh的小电量设计带来了不错续航里程的同时,最大优势则是使用成本的降低。而这一点随着日后的用车生活展开,优势会慢慢放大。
接触Marvel X的7天里,又见识了哪些智能化功能?
事实上,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新造车势力,不少选手都在宣传一个概念:智能电动车。
而除了“电动”以外,Marvel X上关于“智能”的功能,也值得聊聊:
先说辅助驾驶,之前总听一些特斯拉的车主说:用了Autopilot之后,就再也回不去了。实际体验一周Marvel X上的辅助驾驶系统之后,结论也差不多:高速、环路巡航利器。
按照我自己的驾驶习惯,ACC自适应续航+LKA车道保持同时开启,是最舒服的一种状态,双手放在方向盘上随时准备接管,但又可以相对放松下来,用不着神经紧张。
在Marvel X上,他们并没有叫ACC,而是AI Cruise全速段智能巡航。差别在于,和普通的30-120km/h(150km/h)ACC不同,Marvel X上的这套智能巡航系统,支持全速段(0-150km/h)。
简单点说就是:可以在车辆跟停了之后,再启动。
方向盘左下方的拨杆负责启动AI Cruise,拨杆上的旋钮负责调整跟车距离,一共分三档。上下拉拨杆可以调节跟车速度,每拨动一下,车速上升或者下降5km/h。
下面这个视频展示了AI Cruise和车道保持系统同时开启后,仪表的实时动画:
实际使用几天下来,AI Cruise启动后,跟车的加减速标定还算舒服,不会出现突然cut in的情况。当然,红灯时间要是长一些,例如90秒左右时,还是需要回拉拨杆恢复启动状态。
再说说和AI Cruise搭配使用的车道保持系统:视频当中可以看到,Marvel X识别到车道线以后,仪表动画上的左右车道线会从灰色变为蓝色,这时就能感觉到方向盘自己已经有转动力矩了。
关于Marvel X上的车道保持系统,我分别在高速公路、中环、外环上,全都体验了一遍。90%的场景下,车辆都能准确识别到车道线。其中既有直道,也有中环上的弯道路况,弯道保持能力同样没问题,始终可以确保Marvel X行驶在车道线中央。
至于剩余10%的场景,主要集中在匝道。而这也就要求:哪怕车道保持系统开启,为了安全起见,驾驶员也要确认车道线的识别情况是否有变化。
虽然功能不错,但其实可以发现,这两项功能在同级别的豪华品牌车型上的装载率并不高。还是拿BBA同级别SUV车型作为对比:
宝马X3全系车型都需要选装才可以,奔驰GLC、奥迪Q5L则只有在高配车型上才能看到这两样配置或支持选装。
而在这辆全驱版的Marvel X上,以上两项配置全都能看到。这么一比较,即便是卖到30万的价位,相比豪华品牌,Marvel X在智能化环节上还是有性价比的。
而除了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外,还有一些不太常用到的智能化功能,我也顺便全都体验了一遍:
AI自学习泊车:先让车辆学习驾驶员的停车路线,学习成功后。Marvel X会自动寻找车位并入库。出库的时候,则可以用手机App完成操作。
当然,这个功能要想体验成功,一定要挑选光线合适的地下车库。
遥控泊车:通过手机App控制泊车,类似遥控车的感觉。滑动手机屏幕,同时控制方向盘和车辆前后移动。遥控泊车的体验视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单独点击:https://v.qq.com/x/page/v0926olf8vz.html
不同人群,有着怎样不同的用车感受?
考虑到这一次的Marvel X长测,本质就是为了探索电动车到底适合哪类生活场景和人群。因此,除了我自己之外,也和Marvel X车主还有一位电动车的意向用户聊了聊。
而真实用户的看法,有时比逻辑性的专业分析更具备讨论价值:
1、朋友甲:Marvel X车主(后驱版车型)
因为工作关系,原本就能接触到不少荣威车主。购车前,恰好上海牌照拍了很久没拍到。这时候注意到了Marvel X,感觉还不错,随即下单购车。
(右侧为车主爱车,左侧为长测车辆)
家里有充电桩,所以充电成本极低,平均算下来,每公里的出行成本还不到1毛钱。
无论是车机还是辅助驾驶系统,评价都很高。AI Cruise会经常使用,不过相比车道保持系统,平时更喜欢设定为车道偏离预警。
作为一名技术硬核车主,最喜欢把Marvel X的仪表设置为功率表状态,可以实时看到车辆的输出功率/动能回收功率。
对了,Marvel X上的AEB自动紧急刹车非常好用。有次开车过斑马线时,遇到了“鬼探头”,行人从盲区跑过来,Marvel X随即紧急制动,躲过了一劫。
2、朋友乙:电动车意向用户,同为限牌城市,还在考虑当中。
打算购入一台纯电动车,目前还不具备安装家充桩的条件,但公司附近的快充桩不少。
作为意向用户,Marvel X会纳入考虑范围,但还在它和特斯拉Model 3之间犹豫。Marvel X性价比更高,空间大,Model 3续航更长、科技感更强一些。
简单试驾了一圈,ACC挺方便(AI Cruise全速段智能巡航),能用手机App远程控制空调、座椅挺实用的。这些功能,我那台高尔夫全都搞不定。
另外,一些小细节挺打动人:Marvel X上的开门警示功能(DOW),放在上海这种非机动车到处骑的城市,绝对是个利器。最后,我老婆还说克莱因蓝的车漆颜色很有质感。
(车辆检测到后方有障碍物时,车门红灯会亮起)
总结
7天的长测很快,但足以对一台纯电动车的使用体验算是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从销量上看,Marvel X并不是一台非常“卖座”的车,这点所有人都要承认。但只看销量排行榜,就来断定一款车的好坏,显然也过于武断。否则的话,所有用户都应该去买同一款车:销量排名第一的那款。实际体验下来会发现,无论是驾驶感受,还是科技体验,甚至还有充电便利性,Marvel X都给人留下了不错的印象。也正是这样,这款车才能接连拿下国内国际大奖。
(今年7月,普华永道和德国汽车管理中心(CAM)发布了2019年汽车创新奖项,Marvel X成为首个拿到创新奖项的中国品牌)
最后,当你真的体验到电动出行生活后,一定可以明白: 电动车肯定都不适合每一个人,但当你把驾驶感受、使用成本、牌照因素全都考虑在内的话,它总会发挥出自己的特定优势。就像Marvel X一样,合适的产品,总归要到合适的人手中,才能发挥优势。
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