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电动车成神话?理想智造ONE不可能2019年交付
10月31日, 2018 8,803 views
引言 | 一万匹脱缰的马在他脑海中奔跑
理想智造ONE发布了,它的「点」如下:
▎一款没里程焦虑的智能电动车,可加油/充电
▎6/7座中大型豪华SUV,对标X5和Model X
▎用40.5kWh电池解决增程器NVH和动力问题
▎增程器不直接驱动车,也不给电池直接充电
▎1.2T增程器最大功率100kW,双电机240kW
▎动力顺序:130km电、570km油、50km电
▎四屏联动,整车OTA,Level 2自动辅助驾驶
▎2019年第四季度交付,补贴前价格40万内
▎2000名内部预定结束,第一位车主是韩寒
可以说,相比近期亮相的其它造车新势力,理想智造ONE还是有不少独特之处的。李想本人也相对低调,但也放了不少卫星,我们过一下争议点。
一、里程焦虑和定位
全球第一款没有里程焦虑的电动车——如果一部车可以烧油,何来里程焦虑一说?你见过比亚迪唐、荣威eRX5、WEY P8宣扬自己的续航里程吗?反过来,如果一款车是烧油的,还能叫纯电动车么?顶多是纯电驱动的车。
理想智造ONE一亮相,大家都说车身像XC90,李想也在多个场合提及到沃尔沃,比如安全性比XC90高30%,工厂指标30%以上比沃尔沃要求高。
车聚君很吃惊,XC90在美国和英国都是「零死亡」的车型,从没造过车的李想第一款车就要比XC90安全,那得有多安全啊?另外那个30%是怎么算出来的呢?是材料的抗屈服强度还是刹车距离?
至于生产指标,不知含不含环保指标,沃尔沃大庆工厂能用排放废水养活一大缸鱼。不知道按李总的环保指标能养什么?
更有意思的是,明明产品在对标沃尔沃,可目标却盯着X5和Model X,这可是连正版XC90都没法实现的理想啊?
二、1.2T三缸机和自动驾驶
电池电量只剩30%时,尽管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辆,而是发电给电动机,再由后者直接驱动车轮,但终极动力源仍然是一款1.2T三缸机,终极被驱动对象依然是一辆2.3吨的SUV。
就算说成一朵花,这时也是1.2T发动机驱动2.3吨的车。
车聚君无法相信这款1.2T三缸机经过一个发电机的作用,动力输出就能赶上3.0T的宝马。即使发动机拼命工作,发出了充足的电量达到了3.0T的动力,那油耗得挺高吧?可李想说发动机最高转速不过4000。好吧,就算1.2T机头既能产出3.0T的动力又能实现7.9L的低油耗,那NVH得糙点吧?不,李想说它很安静。
理想,太理想了!简直要打破能量守衡定律了。
有人说,不是还有电池适时介入吗?可是电池已经跌到30%电量了,急加速时一用电,回头发动机还得赶紧补上以维持平衡。如此一来,这款1.2T三缸机还真够忙的,既要产生动力还要间接给电池补电。——更别提连续几十公里的高速上坡和连续几十分钟的城市拥堵路况了。
什么时候,这款从未批量生产过的东安动力的1.2T三缸机有那么神奇的表现了?
吉利安聪慧说,三缸机的技术含量和成本比四缸机更高。沃尔沃一位高管说,插电混动的技术难度比纯电和纯燃油都大,因为要协调两套动力系统的匹配,工况和算法更复杂。然后,李想宣称带领一个全新团队把最难的三缸机和最难的混动技术成功匹配了起来,实现了完美动力和能耗。
车聚君真为传统车企感到羞愧。
李想还说:“我们的高级辅助驾驶支持自动变道,达到Level 2.0水平,已是量产交付的最高级别,市面上没有任何比我们级别更高的产品了,除了吹牛逼的。”
众所周知,特斯拉刚刚发布了V9.0软件,其中的Navigate on Autopilot功能已接近Level 3.0水平,能实现高速公路自动变道和上下匝道,而ONE还没有开始生产。
到底谁在吹牛?小编有点糊涂了。
理想智造ONE的自辅驾系统硬件用的是Mobileye EyeQ4芯片,和蔚来ES8用的硬件一样。后者遇到了延迟一年才能OTA软件的困境,看来李想非常自信比李斌做的好。
三、2019年底能交付吗?
李想称这款车他们团队努力了40个月,就是说车和家2015年4月注册后2个月,就有团队开始ONE的研发和设计了,而且可能还要抽出精力照顾更早上市的SEV。车聚君觉得,他们HR该天天加鸡腿。
2017年8月,车和家生产SUV的常州第二基地进行奠基,这正是理想智造ONE的诞生地。但2018年4月,中国经济网报道这里并未有动工的迹象,工厂辞退部分员工和实习生后只有200多名员工。
2018年8月27日,江苏环保公众网发布了环评公示,重庆力帆汽车常州分公司增程纯电动SUV项目开始环境评价第二次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用地49万平方米,租用江苏车和家汽车有限公司厂房、办公楼等设施。项目年产增程式电动SUV 10万辆,总投资超18亿元,预计于2019年8月投产。
这个信息完全吻合理想智造ONE的特征,因此可以断定:直到今年9月,理想智造ONE的生产基地还没有被批准动工。
那一个汽车制造厂从打桩到投产需要多长时间?
威马汽车温州工厂2016年11月打桩,2018年3月试装车下线,同年9月量产车下线交付。换句话说,都是全新的电动车工厂,威马从零到交付用了22个月。
蔚来江淮在合肥生产ES8的工厂,从2016年10月打桩到量产车下线,用了20个月。为了赶工期,李斌曾在南京先建了一个试制车间,进行并线生产才赶出这20个月的工期。
理想智造ONE的车身为钢铝混合材料,有着复杂工艺,而且30%指标超过沃尔沃,那么至少应需24个月的工期。
而2018年9月,理想智造ONE的生产基地还在环评公示期,假设进展顺利,后续还有环评批复、用地许可证、工程许可证、招标、图纸审查、绿化气象抗震审批、消防人防安监审批等一系列流程,最后发放了施工许可证、开工证才能正式开工。这一套流程走完,至少需要两个月。按理想情况计算,2018年11月工地开工,建设周期24个月,那理想智造ONE的量产车交付要到2020年底了。
当然,李想会先用试制车进行内部交付,这样可以缩短6个月时间,那第一批内部用户提车也得等到2020年中了。
换句话,理想智造ONE在2019年底交付量产车是100%不可能的。
四、价格和预订
李想说,理想智造ONE的价格补贴前不超40万。我们是不是脑海中浮现出了只要30万出头的景象?请醒来。中国政府对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的补贴是最少的,2018年只有2.2万元,2020年底将彻底取消所有补贴。
根据上文推测,它的量产车要到2020年底交付,那就根本不用考虑补贴了,因为一分钱也没有了。这大概是为什么李想聪明的宣布“补贴前”的原因了吧?
所以各位理想粉儿,请按着40万来准备预算吧。
目前预订确实火热。但车聚君亲测了一下,发现火的不是「预订」,而是「预约」,这是完全免费的,只需要输入手机和姓名,一分钟内就能搞定。车聚君顺手约了一下,排序是29000多号。不知道这3万名预约者中,最后有多少会转化为车主。
可能一位网友的话,代表了不少人的想法:反正不要钱,拿预约单好去装逼了。
车聚小结
当我们在争论蔚来的江淮工厂是不是真的比保时捷工厂更好时,忽视了李想说他的工厂30%指标比沃尔沃高。更忽视了,理想智造ONE很可能由力帆来代工制造。
说实话,如果蔚来车主觉得“江淮汽车”对不住40万的车价,那“力帆汽车”能对住30多万的理想智造ONE吗?
目前看,李想操盘下的理想智造ONE处在一种“普遍好评”的舆论环境中,恭喜他旗开得胜。但车聚君在一片喧嚣中,不得不冷静下来用基本理性发出微弱的声音:
李想太理想,理想智造ONE太会玩。
欢迎加入车聚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