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骏塑料尾门被撞飞,一死两伤是轻量化惹的祸?|聚论

言 | 虽有例外,仍需思考。


故发生在2018年6月20号,雨。


车主小张驾驶一辆新奇骏,从老家江西上饶开往慈溪,途经杭金衢高速义乌上溪路段时,突然在第一车道上偏了方向,撞到路中间的隔离栏。


由于车尾发生二次碰撞,车尾门被撞飞,位于后座的小张父亲和两个儿子被撞飞到车外。导致七岁的大儿子擦伤、父亲高位截瘫、三岁的小儿子死亡。


从采访中了解到,其实当时位于后座的除了小张父亲和两个儿子外,他的妻子也在后座,虽然没有被撞飞车外,但也出现了肋骨骨折。以下是事故发生后,媒体对小张的采访,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刚好是长下坡,我感觉方向盘有些抖,我看了一下时速,100码(应为100km/h),我想着如果车速太快了,把刹车踩一下减一下,我的刹车刚好一点,没有一秒钟的时间,车子就往中间的护栏上撞上去了”

“警方说是车头先撞,再甩过来,车尾再撞一下,再甩过来的时候人就飞出去了,我是听交警这样说的,也没摄像头。”

“(后面有系安全带吗?)没有。”

“怎么我们车子的后尾箱是塑料的?别人的车子全是铁的嘛,如果是铁的话,也不可能会折断,门也不可能飞出去,就算是在车里受了伤,也不可能很严重。”

一、还原现场,塑料尾门是元凶吗?

初步了解这些,口说无凭,我们还是通过事故车的状态,再先梳理一下事故过程。

首先汽车在雨天高速行驶时,因为车主刹车的缘故(虽然车主说他只是点了一下刹车,但不排除是刹车过重或急刹),导致车辆打滑,车头首先撞到道路中间的防护栏。从事故车看,车头中间及两侧均发生了严重损毁。不太像是侧面首先发生撞击,更像是正碰。

总之,在第一次碰撞后,车身发生了旋转,车尾再次撞到护栏上。从下图可以看出,车身部位未出现明显损坏,说明这个过程中车身部位未与护栏发生接触。更倾向于尾部直接受到侧向撞击的可能。由于少了缓冲,车尾又是以高速旋转的状态撞上防护栏,这个撞击力肯定不会小。

▲右侧尾灯处有明显撞击变形,这里应该是首先受撞击的地方。

往严重损坏的尾门看去,这是一款五座版本奇骏。相比七座版本,它与尾门的距离更远,按理说被甩出去的风险会低一些。但考虑到四名乘客均未系安全带,三岁的儿子未使用儿童安全座椅。车聚君认为,这和三名乘客被甩出车外是有直接关系的。

但我们能发现事故车尾门锁的残部还留在车上,尾门上部的安装点(支撑杆、铰链)出现了明显的撕裂痕迹,尾门的主体件(除车窗外的下盖板)未出现严重损坏。可以大致判断:尾门被撞飞不是车锁与车身连接强度不够造成的,可以排除车身和车锁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车锁和尾门的连接强度不够。在剧烈的撞击后,连接点处出现了撕裂。又因为从后排飞出的乘客带着巨大的冲击力撞向尾门,导致尾门彻底被撞脱。

二、这正是整个纠纷最关键的问题

在早前,车聚曾发表过一篇关于日产奇骏塑料尾门的文章《从塑料尾门看,日产的用料不如面包车?丨聚论》文中讲述了日产之所以选择塑料尾门的原因,以及他们这款尾门的特点。

简单归纳下:该尾门的外板采用了热塑性聚烯烃(TPO),内板采用了长纤维增强热塑性聚丙烯(LFT-PP),这是一种比常见塑料强度要高,同时又有和塑料相当重量的材料;据官方称,在保证同等强度的同时,这款塑料尾门能够减重25%~35%。为此,这款塑料尾门还获得过美国塑料工程学会(SPE)颁发的车身外饰奖。

不过获奖并不能掩盖所有问题,从SPE给这款尾门颁奖的理由看,他们是看中了这款尾门在轻量化上的突出表现,就连接部位能否经受严苛考验,显然不在他们的重点考核范围内。

事实上,关于官方所说的“同等强度”这个观点,车聚君也是有所怀疑的。就车聚君理解,它这里应该指的是抗正面撞击能力(也就是抗追尾能力)。

如果真是如此,这就有些田忌赛马的意思。因为受材料特性影响,塑料件(准确说是热塑性件)和金属钣金件在抗正碰能力上不会有太大的差距,但在受到剪切力时,前者要弱。

所以就车聚君倾向于认为这款塑料尾门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

三、但以下问题我们也不能不说

虽然奇骏这款尾门加剧了事故的严重性,但这是否应该上升到“口诛笔伐”的高度,车聚君觉得还是需要探讨下。

首先,我们并不能保证后排车内乘客如果不被撞击到车外的话,在狭小的车内不会受到更致命的二次伤害。特别是从事故车看,前后排均未开启侧气帘,撞击保护并不会很到位。

其次,大多数SUV车型为获得更多的车内空间,后排座椅多采用四六放倒或整体放倒的设定,并不会像传统三厢轿车那样设计一整块后护板。虽然有固定点支撑,但阻挡效果肯定不如轿车。所以这必然会增加后排乘客被撞入后备箱的风险。

▲当然,为了降低这类风险,不少汽车的后排座椅内部会采用一整块钢板来增加强度。尚不清楚日产奇骏是不是也采用了这种设计。如果未采用,他们该好好反思下了。

此外,从车身安全工程角度来说,厂家更倾向于保证白车身的结构强度,并尽可能降低外覆盖件的重量。关于白车身,车聚君此前有过介绍,简单说:它不包含四门两盖(四门两盖属于外覆盖件)。

所以就趋势来说,日产奇骏这么做符合设计潮流,并且至少在尾门这一块做得较前沿(事实上奇骏这款尾门的造价并不低,据称整块更换得近万元)。

另外,从IIHS和E-NCAP碰撞成绩看,它的安全表现并不差,IIHS获TSP+、E-NCAP获五星,这也说明他们在白车身设计这块做得不错。

车聚小结

虽然每一场引起舆论轰动的汽车事故都是有其个体性的,但这并不能成为厂家推卸责任的借口。技术的进步如果从生命来换,那代价就太高了。希望厂家能引以为鉴,避免类似极端事件的再次发生。

但如果把所有问题都推向厂家,至少就本起事故来说,车聚君认为就太苛刻了些。雨天高速驾驶、未系安全带、后排乘客超过3人,怎么看都不应该同时发生。

汽车终归只是汽车,行车安全最终还是掌控在驾驶者手里。

欢迎加入车聚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元西北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8/07/08/271854/

文章标签: 塑料尾门  奇骏  日产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奇骏塑料尾门被撞飞,一死两伤是轻量化惹的祸?|聚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