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保时捷Taycan车系看传统车企的电动化之路|90说

这几年的汽车电动化风潮正盛,声势之大已经到了路边卖杂粮煎饼小哥都有所耳闻的程度。

在各种车展上,电动车和其他新能源车也早已满天飞,各种PPT造车大行其道,而传统车企虽然已经行动起来,但是却仍显得犹抱琵琶,那么,他们的葫芦里到底卖着什么药?

在不久前举办的70周年庆上,保时捷公布了量产版Mission E的名字——Taycan,并宣布它将于明年上市。能被刷屏的话题自然有其过人之处,更何况是你大爷的大爷保时捷。

提到电动车,吃瓜群众首先想到的什么,满大街跑的把马路当客厅的两轮车?各种外形爆炸的老年代步车?各种占号神器?当然还有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而特斯拉正是小伙伴们刷屏保时捷Taycan时候提到最多的关键词。

特斯拉一直被视作百年汽车行业的颠覆者,甚至直接重新定义了电动车,而至于被拿来和保时捷的这辆新车比较,笔者认为,除去保时捷本身的品牌形象以外,更多的是因为Taycan和特斯拉MODEL S一样,都是四门性能车,而特斯拉也确实分流了一部分保时捷的潜在车主。

保时捷用全新电动车平台来打造Taycan,而不是基于传统燃油车平台来修修补补,并打开了全新的产品序列。Taycan的设计科技感满满,保留了保时捷传统的经典品牌元素,却又有着属于电动车序列的独有设计。关于产品本身,从目前保时捷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款车实力不俗,百公里加速3.5秒以内、800V充电系统、综合续航超过500公里、15分钟充电80%、手势操作、人眼跟踪仪表盘,各种让人眼花缭乱的高科技配置均没有缺席。至少从账面配置单来看,这一次保时捷同样交出了一份堪称优秀的答卷。

但是这一切却并非颠覆,尚未跳脱出现阶段公众对一辆车的想象,其搭载的全液晶仪表、手势操作、取消外后视镜、无线充电、矩阵式大灯、对开式车门等等配置早已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内。

而更重要的是, Panamera和Taycan一类的四门轿跑并非保时捷最擅长的领域,如果选择一款车来代表保时捷品牌,毫无疑问会是911这样的纯种跑车。保时捷的纯种电动跑车距离公众还有多远?

事实上,保时捷不是一个人,比如捷豹推出的第一款量产电动车为轿跑电动SUV车型I-PACE,而不是捷豹最擅长的F-TYPE一类的跑车;奔驰的EQ系列概念车也已推出两款车型,分别是SUV车型EQC以及刚刚在CES ASIA亮相的smart Vision EQ fortwo这样的小车,而不是真正能代表品牌精髓所在的以S级为代表的豪华行政级轿车;

而宝马和大众则代表了另一种思路。对于1972年就已推出过纯电动车的宝马,为今后的产品布局已经注册了i1-i9以及i X1-i X9在内的全部商标,虽然看上去步子很大,但事实上这更像是一种防御性的姿态,而已经发布的i X3概念车也并没有体现出多少专属于电动车的设计理念;

大众集团自2016年巴黎车展开始发布了第一台ID系列电动概念车型开始,已经有三款该系列车型亮相,而计划中的大众ID纯电动车系列从现有的信息来看共有五款,这些车型从轿车到SUV再到MPV,涵盖了目前大众产品线中的大部分车型,是一种更加全面的产品路线,而这些车型都将基于大众全新的MEB电动车平台打造。

而事实上,无论是宝马还是大众,2020年以前都不会有纯电动车上市。

不止整车企业,与之相爱想杀的汽车零部件巨头们也都打着自己的算盘。

前不久,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博世在深思熟虑之后宣布将放弃自制动力电池单元,转而通过外购电池单元及深入提升电池管理系统技术与系统集成能力来为客户提供完整的电池系统管理解决方案。促使博世做出这一决定的重要因素即电池本身在技术、投资、更新迭代、市场等层面的风险。

电动化已成为目前汽车行业发展的大方向所在,但是具体是哪一种形式的电动车却并没有形成足够的共识。现阶段,由于政府政策导向等等多重因素,BEV即以化学能电池充放电为能量来源的电动车占据着明显的优势,包括上面提到的保时捷Taycan、捷豹I-PACE等等。

而目前BEV路线电动车的各种槽点也不是保时捷一家能解决的。优秀的产品是一方面,庞大的配套设施、技术瓶颈、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以及电动车使用便利性则是更加关键的因素。

保时捷官方号称Taycan能在十五分钟内充电达80%,不知道这款车以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在官方宣称的2020年上市时能做到何种程度,而就目前中国市场出现的快充模式以及支持快充模式的电动车型而言,达到官方宣称的充电速率并不现实。

798小结:

玩斗地主,脑子正常的就算抓了四个二俩王也不会一开始就扔出来。可以说,特斯拉也许颠覆了汽车,而“保时捷们”则却不一定已经开始思考怎么颠覆自己。

电动车的前景尚不明朗,就算牛逼如保时捷和博世们也需要投石问路,静观其变,传统车企对最近几年愈加风起云涌的电动汽车市场并非无动于衷,而是做足了技术储备,静静地观察,并不急于放大招。

更何况,相较于所谓的造车新势力,传统汽车巨头在系统集成、质量管控、标准制定、供应链、生产制造经验等等方面的诸多明显优势,而研发并非新鲜事物的电动车,对他们来说绝非难事。

汽车电动化的未来也许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但是这场大戏后续如何,现在断言还为时过早,就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欢迎加入车聚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南岭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8/06/20/270535/

文章标签: Taycan  保时捷  电动化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由保时捷Taycan车系看传统车企的电动化之路|90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