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对方车辆向你发出警报信号…请做好准备!|80说

据美国交通部预测,排除酒精和毒品这类直接影响驾驶员神智的交通事故,V2V技术预计最高可降低约八成事故率,这意味着每年将有成千上万的人免于车祸。

V2V(Vehicle toVehicle)俗称车对车通信,是基于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建立起来的一种通讯模式。它要比某些车型正在使用的偏向娱乐性质的车载朋友圈功能更强大,特别是在安全驾驶方面。

简单说,V2V可以将行驶车辆的位置、速度、行驶方向、制动状态等一系列关键数据共享,让周围车辆提前预知风险。这就好比给汽车装上了广播喇叭,周边汽车可以听懂你的警报,并提前做出准备。

关于汽车驾驶方面的技术,我们听到最多的是自动驾驶,但汽车想要实现更高更可靠的安全,单打独斗很难办到。看看今年以来发生的自动驾驶安全事故,最强的几家都没幸免。

一、这些企业已下手V2V了

有人会说了,高科技一天一个样,虽然看起来都很高级很安全,但很多都是玩概念的东西。但要告诉大家的是,V2V通信并不是这类。

事实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比如就在近期,一向对安全十分重视的沃尔沃就提出,将于今年开始在其90、60和40系列新车,以及部分沃尔沃Trcuks重卡上搭载V2V技术(现在仅限于瑞典和挪威地区)。

简单说,他们的V2V功能将采用车辆警示灯信号与云端系统连接的设定。以车辆爆胎为例,一旦前方有司机打开应急灯,会立刻将警示信息传递给后方沃尔沃车辆,仪表盘上会亮起「△」符号来提醒驾驶者注意。

通常来说,V2V有效的通讯范围为300米,而传统的警示标牌一般不过放置在车后150米,可见采用此功能的车辆有效预警距离会增加一倍。而且如果是在能见度很低的夜间,这项功能的价值还会更大。

不过沃尔沃的V2V功能还没有发挥这项技术的全貌。显然,他们现在并没有共享关键的驾驶数据,而且也没有达到实时共享的高度。这更像是一种基于灾害预警的机制。

事实上一向严谨的沃尔沃也没有夸大它的作用,他们将这套系统命名为灾害预警系统。不过这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比如其配套的危险警示灯系统就是业内首创。

据沃尔沃称,将来会加入路况采集提醒。比如,前方车辆ESP等驾驶辅助配备采集到的信息将传递给后方车辆,以保证后方车辆的ESP介入更及时准确。

如果要找出比沃尔沃在量产车上做得更好的,答案是通用汽车。

比如2017款凯迪拉克CTS(美国)就已经在部分车型上搭载了V2V技术,将来还会进一步扩大成标配。在CTS上,车辆之间不仅可以实现车速与所在位置共享,还可以共享实时路况信息、紧急事故甚至恶劣天气等。

据官方所说每一辆CTS都能够在一秒内接收高达1000条路况信息。是不是这么高级还不得而知,但开过车的朋友都知道,如此海量的信息涌入,反倒有可能干扰驾驶员。

 

据通用所说,这些收集到的信息可以通过CUE系统进行选择,过滤到非关键信息,驾驶员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定义预警信号,呈现在中控屏幕或是HUD上。这种设定还是很贴心的。

二、V2V还能做更多

以上我们提到的主要还是安全方面,其实V2V还有更多的可能性待厂家开拓。

比如知道了相互之间的驾驶数据,车辆之间将更和谐,这会利于缓解交通,甚至还能帮助汽车降低油耗(很多时候踩油门是被迫的)。缓解交通这项不言而喻,我们重点讲讲降低油耗。

以初创公司Peloton为例,在早前他们推出了一个V2V套件,据称能够帮助货运车队节约至少10%的油耗。他们的的V2V概念并不复杂,像是一种升级版ACC技术。车队中的司机仅需要控制转向,车速则由巡航控制系统控制(ACC有助于降低油耗)。

具体实现方式上,车队中的每辆卡车都会安装一个车载终端,这些终端通过专用短程通信(DSRC)信号将本车位置信息传递给其他车辆。当系统开始运行时,后车追上前车并自动保持约10~15米的安全距离。

目前,包括通用、奔驰、大众、沃尔沃之外,像本田、丰田等企业也开始关注这项技术的投入。相信在未来,V2V技术还有更多有趣、实用的功能出现。

三、V2V还有不少问题

其实V2V技术并不是这两年才爆发的技术,早在2012年美国交通部就正式建立了V2V技术研究中心,并在2016年底宣布将颁布新法规强制新生产的车辆安装V2V通信装置。

美国交通部还提出了明确要求:V2V装置通信距离达到300米,能提供车辆雷达和摄像机感知范围外的通信能力,同时该通信能力不能因其他车辆或障碍物的阻挡而受到影响。

不过这项技术在唐纳德·特朗普上台后就搁浅了。排出一些政策倾向性原因外,V2V本身也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仅为同品牌车型之间的交流

可以发现,不论是沃尔沃还是凯迪拉克,他们的V2V技术都是针对各自旗下品牌的,不同品牌之间的通信不能实现。沃尔沃甚至直接把他们的V2V称为Volvo to Volvo,而不是Vehicle to Vehicle(车)。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简单说一下80君的理解。

1)V2V技术还很先锋,现在仅有少数厂家有实力量产;

2)汽车互联必然需要制定行业标准。比如有可能出现因为危险识别机制不同而导致安全事故,到时候会很难人责。但标准的制定者往往是最早的受益者,谁都不服谁的情况下将很难实现;

3)这项技术不可避免地会将海量的车辆信息传递给对手车型,这是厂家们不愿意看到的。

通讯网络紧张

现在的V2V都是依托于5.9GHz无线网络,但频段争夺战一直没有消停过。因为频段短缺,美国电缆和科技公司还一度寻求政府帮助以允许他们使用5.9 GHz频段,但汽车厂家给出的回复是——“我们自己都不够用”。现在看来,只能等到5G技术的成熟才能有所缓解。

除了这个问题外,V2V技术所发射信号的频率和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3G和4G等技术的频率有所重叠,还将会造成网络拥堵。

如何和自动驾驶作出区分

可以看到,V2V技术是一种小范围内(300米)的交通信息共享技术。但相比现在的自主式自动驾驶模式,它还是有一些重叠的。比如V2V做到的防碰撞预警,自动驾驶的AEB功能(自动紧急制动系统)同样可以做到差不多的程度。

另外,在自动驾驶+AI的概念下,汽车之间依然能实现和谐共处,减缓交通和降低油耗。

事实上,V2V的强项在于两点:

1. 能跳过遮挡物,实现关键数据共享(现在的自动驾驶技术对遮挡物还没有办法);

2. 能够将前方车辆的采集到的最真实的道路信息反馈给后车。如何将这两个优点放大,将决定它能不能生存下去。

798小结:

V2V将何去何从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显然这个技术将会是对自动驾驶(自主式)的一个很好补充。不过自动驾驶技术涉及到的关键技术太多,现在看来大部分厂家还无暇顾及。

相信以通用、沃尔沃这些为代表的先锋企业将技术落地,待大家体会到这项技术的便利性后,V2V将会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欢迎加入车聚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元西北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8/05/21/266919/

文章标签: V2V技术  自动驾驶  预警系统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1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注意!对方车辆向你发出警报信号…请做好准备!|80说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