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惜!这些汽车设计元素竟要远离我们……|80说
05月16日, 2018 8,281 views
如果你细心观察周边的汽车,相信你会很快发现一个很无奈的现象——大部分车型都有着相似的设计元素。以线条为例,高腰线、压低的后轮廓线、尽可能多的横向线,你总能在一款车上找到几个。
这还不是最让人担心的。头些年SUV和轿车还有很大区别,但随着SUV跑车化盛行,这二者之间的概念就变得越发模糊了。比如兰博基尼Urus再矮几公分,可以无缝对接跑车有木有。
可能是成本原因,或安全原因,或大数据加持下更精准的用户投放,汽车造型设计中很多有特色的设计元素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这其实挺可惜的。
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即便不完美,但依然值得被我们记住的设计元素,相信你会看到不一样的汽车世界。
一、可爱的跳灯不见了
作为跳灯鼻祖,莲花Elan S1的跳灯元素和小巧灵动的车身造型完美贴合,萌系十足。当然如果它使用圆灯设计相信也不会犯错,但“机灵感”肯定要打不少折扣。
就功能性而言,跳灯并没有优势,比如会增加风阻,考验灯座活动件的耐久性、增加行人碰撞安全隐患等。但这并不妨碍此后很多车型跟进这一设计,比如跃马F40&348、NSX NA1等都因这一设计多了几分特色。
跳灯在八九十年代经历了辉煌,在那时,即便整体造型设计很素,但只要有跳灯,气场就完全不一样了。不少人的赛车启蒙大作《头文字D》中,藤原拓海驾驶的那辆AE86就使用的是跳灯,每当跳灯开启那一刻,不得不说真的很勾人。
不过跳灯的局限性也比较大,特别是汽车与行人碰撞时,凸起的跳灯容易对行人造成二次伤害。这导致很多国家开始抵触这一设计,跳灯最终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想想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为什么不能通过主动安全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呢?比如就像AEB功能那样,一旦预测到危险,跳灯会主动回收。当然,夜间处理可能依然无法解决。不过在科技技术的加持下,总归还是有办法的。
二、那时候的鲨鱼鳃,是真的
鲨鱼鳃设计在1930年代非常流行,与现今只是用来点缀的的装饰贴不同,由于发动机散热水平不足问题(比如当时很多发动机还是使用的风冷模式),当时大多是实打实的镂空设计。
这种从鲨鱼身上提取的元素,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猛”,想想鲨鱼那威严的样子心里就一咯噔。比如Duesenberg Model J就是一款经典的鲨鱼鳃车型,即便静止在哪里,都能感觉到它的凶猛和大气。
不过随着流线性车身的兴起,不得不说汽车开始变得温柔了,设计师们开始追逐光滑曲面设计,一切扰动气流的东西都被视为不合理。所以这种镂空并带有凸起的元素很快被“摁”了下去。
在近几年,汽车设计趋势又开始有意朝着“凶”的方向发展,不过主要还是集中在前脸上,设计师习惯采用一些不协调的设计比例和夸张的形状来烘托出这一感觉。其实鲨鱼鳃就是对前脸侧颜的一个很好补充,现在使用的不多还是挺可惜的。
三、疯狂时代造就的火箭车尾
二战结束后的“大航天时代”催生出了最疯狂的一批设计师,那时候美国如日登天,又被冷战敲打着,以美国为首的一群设计师脑袋里面没有别的,就是怎么把汽车整飞起来。
所以从火箭上移植过来的火箭车尾元素被大肆使用在美式肌肉车上就不意外了。虽然这种设计看起来很夸张,也不实用,但摆脱已经开始厌烦的极致流线型,更显特色。
比如凯迪拉克Sedanet(1948)的火箭车尾设计灵感就来自与洛克希德Lockheed P-38闪电战斗机。虽然Sedanet飞不起来,但它有一颗要飞的心呐。
至于火箭车尾就没什么好说的,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证,留在那个时代就是最好的结局。
四、没了低腰线,还怎么让我耍酷
准确来说低腰线还并没有消失,但相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那样的风靡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退坡,像桑坦纳经典款这样的低平直腰线很已经很少见了。
至于高腰线为什么会风靡,主要原因还是汽车设计普遍追求年轻化,而高腰线设计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至于为什么,比如高腰线作为从跑车上提取的元素,会更突显运动,更容易提升力量感。
不过低腰线带来的宽阔视野是高腰线车型不能企及的,当初将手肘搭在窗口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虽然随着车门功能变多,设计师们还专门给我们设计出了可搭手肘的门内板,但这真的不酷好吗?
五、我的高雅哪去了?
自信高雅自然得抬头挺胸,就这点来说,立标觉得是最佳选择。不论从哪个方向看过去,醒目的立标都能给汽车添加几分精气神。至于立标为什么会逐渐消失,原因也很多。比如立标更容易被盗,更换成本也要更高,比如劳斯莱斯的飞天女神立标一度被炒到了27万元。
另外,一些活动性不强的、带有尖角的立标还会增加行人安全风险。可以说因为这些原因,立标元素在汽车外形设计上被弱化了。
虽然现在有些车型会采用立标活动门设计防盗,在停车时将立标隐藏,不过成本很高,一般也就一些豪华车会使用。像劳斯莱斯、宾利等都有采用这种设计。
798小结:
其实汽车上还有很多有趣的设计,比如半隐藏是后轮拱、锅盖轮毂、外露独立式大灯(为了降低风阻,现今大灯都是和嵌入车身中)等都很有特色。只不过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
如果你觉得当代的汽车设计显得太过奶气,不妨顺着80君的思路,看看汽车历史上出现过的那些十分有特色的设计元素,相信你能看到不一样的汽车世界。
欢迎加入车聚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