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程加入网约车混战,这一轮谁能“今晚吃鸡”?

        

     4月3日,携程宣布旗下的携程专车已正式获得天津市交通委代交通部交通运输部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这就意味着,携程专车具有了网络预约出租车线上服务能力,可在全国范围通用。

  继高德地图和“美团打车”之后,携程也以“正规军”的身份正式加入混战,加上此前深耕细作的神州专车、首汽约车、曹操专车和滴滴等,“大玩家”越来越多的网约车市场,硝烟正变得越来越浓。

  “战局”回顾

  美团进入网约车市场消息的首次曝出是在去年,经过在南京试运行之后,前不久美团也拿到了牌照,并高调登陆上海。4月2日,美团打车公布了在上海上线7天的战绩:截止到3月27日24点,美团打车在上海累计服务乘客超220万人次。

  

  就在美团公布战绩的当天,高德地图正式宣告了其顺风车业务的推出,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杭州等城市开始车主招募,已在成都、武汉两个城市率先上线,并将逐步扩展到全国其他城市。


  据悉,携程获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的时间是在3月28日,这不仅意味着携程已经达到了交通运输部认定的网约车线上服务能力认定标准,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而且预示着携程在出行领域的布局又扣上了重要的一环。

  “战场”解读


  现在,让我们把这一池浑水澄一澄,看看现在的网约车市场究竟在发生什么。

  众所周知,在当前的网约车市场中,主流的运营模式有两类:

  一类是以滴滴为首的纯平台式;

  另一类则是以神州专车为代表的主要提供自营车辆的服务模式。

  美团进军的主要“对手”是滴滴,但携程的目标则是相对更高端的专车领域,与当下的神州、首汽和曹操专车等企业抢夺市场。


  首先,以私家车加盟为主要运营方式的这一类网约车产品即便已经拥有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认可,仍处于乱象丛生的发展态势。在美团和滴滴“补贴大战”的主战场——上海,大量类似“低价出行”的广告用语充斥在街头、小区里和手机上。


  但据调查,有近4成比例的网约车出现了司机联系电话与平台软件不一致、车牌不符甚至用共享汽车开展网约车服务的诸多现象,还有市民以司机身份在美团打车注册时竟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已被冒用、车牌号已被注册等问题。

  4月3日,上海市交通执法部门查处了利用网约车平台从事非法客运的案件37件,其中滴滴出行29件、美团打车6件,并对滴滴出行和美团打车平台各处以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不难看出,在真正掌握平台车辆运行数据、相关部门严格执法、加大监管力度之前,这一市场仍将维持着政策和现实脱节的现状,用户体验也不会得到真正本质层面的改善。

  新兵“战力”如何?

  相较之下,可被称为“高端消费”的专车市场发展相对更加健康,用户体验也更好,携程进军这一领域的选择可谓“高举高打”,虽然投资成本相对较高,但对于品牌影响力的提升无疑是极为有利的。


  携程对此的认识也很清晰,携程国内专车事业部CEO李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网约车市场已经从“拼补贴”的时代,进入到“拼服务”的时代,用户更乐意为好服务买单,一味地补贴只会损失服务质量,损失口碑,最终损失用户。

  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携程不包含天巡在内的交易总额达到5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左右,全年收入达到268亿元,同比增长39%。购买自营车辆和聘请职业司机等投入,携程应该还算“不太差钱”,更何况在网约车平台搭建方面,携程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运营经验。早在2015年,携程专车就搭建了相关平台,并引入了许多全国知名的网约车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与美团一样同为网约车行业的后来者,但携程开展专车业务的思路更为清晰,也更注重发挥其商旅体系背景的优势。据介绍,携程专车的服务场景主要涵盖接送机、接送站、接送景点、旅游包车和城市内用车等,针对性地解决用户旅游出行场景中的点对点的地面交通需求。

  无论如何,行业格局正在悄然变化,各方势力摩拳擦掌,新一轮网约车行业的“大战”即将上演,究竟最后谁能“大吉大利,今晚吃鸡”,让我们拭目以待。

欢迎加入车聚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施芸芸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8/04/08/261884/

文章标签: 专车  网约车市场  美团打车  

版权属于: 中国汽车报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携程加入网约车混战,这一轮谁能“今晚吃鸡”?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