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让我犯了迷糊,概念车都任性吗?|聚论

言 |  这样的汽车设计真的很暖男。

概念车都是有钱任性?都是天马行空,没想着量产?


一、打破传统的设计与制造思维


概念车由来已久,1938年世界第一辆概念车别克Y-Job,出自美国通用汽车艺术和色彩部首任主任、美国汽车造型之父——哈利杰•厄尔(Harley Earl )之手,作为引领潮流的新鲜事物,该车酷炫新颖的外形,打破了当时以福特T型车为首的传统汽车实用主义设计理念。也是从这辆车开始,通用汽车得以与福特汽车分庭抗礼。

 


概念车是从打破造型设计开始,后几十年的发展又延生到新科技、新材料的应用上。回看这八十多年的概念车历史,几乎都是由厂家主导设计,这也逐渐成了传统艺术设计的瓶颈。


很多时候,车聚君都在想,挣脱了工程师枷锁的概念车,那些炫酷的设计到底有多少会应用到量产车上?还是说这些概念车仅仅是厂家用来彰显最新设计理念和传递品牌文化的手段?这些终究只是望梅止渴,而且价格昂贵,找到满意的,还能开回家的才是王道。

 


这种现状是不是无法改变呢?不尽然。


既然概念车强调打破,那我们为什么不试着打破概念车本身的设计思维呢?


网联化浪潮下兴起的透明设计、透明制造理念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动手,去掉那些无用而浮夸的设计,就像造一座心仪的房子一样,给自己造一个专属汽车?孩时梦想造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一辆能够表达自己个性的汽车,现在或许可以实现了。

 

▲ 这几年刮起的全民造车之风可不小,看看“董小姐”都抛家舍业造车去了,为什么我们不自己造一辆车呢?


二、汽车设计刮起的务实之风


汽车迭代如此之快的年代,哪里都是风向标,但唯独缺的就是务实主义。把姿态放低,为用户造一辆自己喜欢的车,这才是双赢。

 

本次车展,上汽大通带来的D90是个不错的例子。还是2016年4月北京车展上的概念车,几乎没有阉割设计,转眼在本次车展成为了量产SUV。当然,这还不足以让我们啧啧称奇,比如本次车展上雪铁龙C5 AIRCROSS量产车就与AIRCROSS概念车有极高相似度。

 


D90概念车

D90量产车


D90本次最大的亮点在于将此前北京车展上提出的C2B设计制造理念从概念车落实到量产车上,这也是汽车历史上首款由用户驱动,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全过程参与产品的“定义、设计、验证、选配、定价、改进”六大阶段的SUV产品。

 

C2B的核心是以消费者为中心,通常情况为消费者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和价格,或主动参与产品设计、生产和定价,产品、价格等彰显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生产企业进行定制化生产。


以往这些阶段对汽车用户来说相当封闭,作为终端用户,除了有限的市场调研,我们只能被动接受厂家划定的产品价格和有限的产品配置。D90提出的C2B理念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但理想丰满,现实却是相当骨感。对汽车用户来说,我们能获得主动权当然是好,可要真让我们自己造车,没有指导,还是白瞎。就好像装修房子,我们有自己的规划,但也不可缺少设计师与工程师的专业指导和梳理调整。


得益于大数据平台和互联网交互技术的兴起,有条不紊DIY一把也不是不可能。用户能够和设计师直接沟通,汲取大量创意和设计灵感,寻找最优解,再由工程师以专业的工程设计完美结合用户需求,把用户梦想落地,全程透明让我们牢牢把握产品动向,这是现阶段定制化生产最理想模式。

 

高冷总裁范是好,但作为普通汽车用户来说,车聚君更喜欢务实的暖男范。以全新的制造理念作为突破口,D90在概念车上提倡了C2B设计制造理念并使用在量产车上,这种务实暖男很迷人。


三、自由宽泛的定制范围


具体实施手段上,上汽大通采用“我行MAXUS”线上交互系统,通过云计算、大数据运用、智能互联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新车制造、购车活动、汽车生活等信息沟通,消费者可以自行选择个性化配置,并给出自己心目中的估价。目前这一平台已经有近60万车迷关注,并持续上涨。


 

上汽大通高层确定的D90最初车长是5200mm,车宽2050mm,但通过“我行MAXUS”,设计团队发现,大部分客户认为车太长、太宽了,在城市里不好开。怎么办?改!加高车身高度,压缩宽度


也是基于安全性和多环境驾驶需求考虑,D90并没有采用概念车上的对开门设计。


 

量产车上并没有沿用隐藏式车门拉手设计,是个遗憾


D90有着自由宽泛的定制范围,包括:10款个性轮毂、9种外观颜色、8种座椅布局、7种全地形驾驶模式、6种内饰风格、5大领先科技配备、4种前格栅设计、3种智能互联地图、2种四驱形式……


 


而这些还真不是小打小闹,就座椅布局来说,得益于超大的空间(长宽高分别为5100/2050/1890mm,轴距2950mm),有1+2,2+2,2+3,2+2+3,2+3+2,2+2+2,2+3+3,1+2+2八种可供选择,这可大大缓解了车聚君买车的纠结心理。而1+2、1+2+2这样的座椅布局,则是相当照顾后排乘客,D90给副驾驶座后的“总裁位”配备了脚拖,保证了足够舒适性。


 

1+2+2座椅布局设计颇有高级总裁范,在同级别汽车里这是极少见的。上图为D90概念版,量产车沿用了这样的座椅布局。


而多达7种全地形驾驶模式(ECO经济、Auto自动、Sport运动、Snow雪地、Sand沙地、Mud泥地和Rock岩石)仅通过切换旋钮一键操作,就能满足城市安静驾驶和偶尔的越野小冲动。特别是那款专门为越野而生的配有坦克式三角履带轮的越野车型,个性的涂装、升高的非承载式底盘以及前双叉臂、后五连杆专业悬架给越野爱好者十足信心。


 

非承载式底盘以及前双叉臂、后五连杆专业悬架均是全系配备


基于定制化设计的智能交互系统仅仅就是个性派推崇的吗?不全是。


经过用户的挑选以及工程师的精心调校,D90能动能静,能年轻疯狂也能成熟稳重。比如下面这款采用横条进气格栅、曜石黑涂装的D90就深得年长朋友的喜爱。


 

定制化生产不仅仅是用来突出个性,还是用户找到自我的重要手段


不仅如此,心理学上有一个经典的时间知觉理论——我们会对即将到来的未知事物产生不安定感,时间似乎在这段期间变得慢下来。想想也是,想当年等高考成绩简直就是度日如年。时刻把握爱车的动向,避免焦虑心理,这真是极好的。



四、基于用户为导向的产品设计


除了对制造概念的突破,造型设计上,作为一款非承载式全尺寸SUV,D90采用的“解构主义”也是一种突破。作为一种60年代缘起于法国,在建筑学上兴起的设计理念,没有了概念车上的那种咄咄逼人、高不可攀之感。


D90采用的是中国本土设计师,事实也证明本土设计师更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虽然定调为硬派SUV,但通过对车体“点、线、面”的打破、重组和重塑,精心雕琢每处块面和局部,让整体车身结构在彰显霸气的同时,富有节奏韵律与一体性。线条流畅飘逸兼具性感腰身,年轻化、运动化的造型风格十分讨喜。

 

身材尺寸和途昂接近,但预计起售价不到20万的D90并没有因为定制化生产会提高成本而阉割重要的智能网联技术,新一代ADAS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加入进一步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基于网联沟通概念,D90的上汽阿里智能互联系统还可以和运动相机、无人机、电动平衡车等最IN的互联网产品交互


同时D90还搭载了上汽阿里最新的智能互联系统,诸如自动支付、在线导航、远程控制、语音交互、旅行分享等。而OTA远程在线更新则进一步保证了用户能够享受最新最安全的智能互联产品。此外,APA智能泊车、Start-Stop发动机启停、前后LED大灯等高科技配置也一应俱全。

车聚小结:


D90不仅有着高颜值和良好的驾驶体验,更重要的是采用了业内首先落实的智能互联网定制化生产模式,价格上以用户为主导,设计与制造透明化,这可能是车聚君此次在车展上,看到的最具良心的概念车量产化车型了。


通用汽车通过Y-Job打破了传统的汽车设计思维,那问题来了,有着全新汽车设计制造理念的D90会不会成为新的破局者呢?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元西北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7/04/28/165038/

文章标签: D90  上海车展  概念车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上海车展让我犯了迷糊,概念车都任性吗?|聚论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