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市家庭需要一台什么样的SUV?

最近听大家在讨论爱的变化,觉得挺有意思。TFboys对《宠爱》的定义是:给你买最大的房子,最酷的汽车,走遍世界每个角落;周杰喜欢《简单爱》:我想带你回我的外婆家,一起看着日落;小虎队的《爱》是:想带你一起看大海说声我爱你,让我们自由自在地恋爱;潘美辰对爱巢的描述是: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其实仔细琢磨,年轻人对“爱的载体”的要求是相通的:要大,但又不能太大;要酷但又不需要太华丽;小两口要能翻山看海自由表达个性,一大家人又能温情脉脉体味岁月静好。

这要是放在汽车上,一准儿是紧凑级SUV干的活儿。

上图是2016年,中国市场上合资紧凑级SUV的竞争格局。你可能问了,为什么只说合资的?因为今儿聊的是只是一二线都市的年轻家庭用车,这个目标市场目前还是以合资为主。

这是一个三维图。第一个维度是横轴代表的轴距,越向右说明轴距越大。可以看出奇骏在这个细分市场轴距最大,CR-V轴距最小,RAV-4居中。三款日系SUV在轴距上分布很均匀。第二个维度是纵轴代表的价格,越向上越贵。很显然,欧美的两款主力SUV价格偏高;四款日系主流SUV水平相当。而二线日系CX-5和韩系的途胜偏低一些。第三个维度,是销量。方块的大小代表这款SUV在2016年的销量大小。这样一目了然,可以看出各款SUV在市场上的竞争格局。

如果仔细看一下这图,会发现一个规律。凡是销量高的,必然在某一个细分项极端突出。比如销量最高的四款:途观的价格范围最大,且顶配最贵;途胜价格最便宜,无论顶配还是底配;CR-V轴距最小,价格最集中;奇骏轴距最大,价格最适中。

当然销量高,有很多原因。但一开始的产品定义、市场卡位非常重要。如果一定要区分哪种卡位更有效,可以先单看一下具体的销量图。

前两名,途观有神车光环附体,途胜有价格优势,领先不奇怪。接下来的日系三强则凭真本事吃饭了。销量排名分别是:奇骏、CR-V、RAV4。奇骏能拿到日系第一,略令人意外。

其实,这也跟日产一贯的“错位竞争”策略有关。它家的车,轴距总是卡在国际通行的两个区间的中间。比下有物理优势,比上有价格优势,这就天生占了一些便宜。加上外观是一种更普世的好看,夹带着一些时尚气息,就更讨巧了。难怪它获得了2016年全球SUV销量冠军,说明奇骏这种策略还是成功的。

这或许也影响到了对手的产品策略,更大空间的紧凑级SUV成了新宠。比如途观L,在换代加长之后,摇身一变成了中型SUV。作为这个策略的始作俑者,奇骏也不甘落后:全新奇骏在加长之后,还提供了7座车型可选,专门针对都市的二胎家庭。同时外观更大气,内饰看着也更舒服了。这就有点意思了。

据说新奇骏是在树立一种“时尚爱(A)家(+)SUV”的新形象。

这对于整个合资紧凑型SUV市场来说意义重大,也代表了一场新变革。但它真的能成为一种新趋势,并被消费者认可吗?

5+2座椅布局或成紧凑SUV新方向

作为消费主力,都市年轻家庭需要什么样的SUV呢?《东拉西车》针对全国各地289位车主进行了问卷调查。首先在车型选择上,50%的年轻消费者偏好紧凑型SUV,28%的消费者比较钟爱中型SUV,而小型SUV和中大型SUV的关注度相比之下要小很多。

这主要是价格和车身尺寸的原因,一台车身长度动辄五米左右的中型以上SUV,无论是停车还是市内代步,在拥挤的大都市都不太方便。之前,《东拉西车》的文章里说过:老傅家里有两台车,一大一小。平时独自出门办事儿,家人都是抢着小车开。这还是2.5线城市石家庄的情况,到了更堵的北上广更是如此。

在空间布局方面,购买紧凑型SUV的消费者对7座的要求并没有想象中的高,绝大多数人还是以5座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能配备7座最好,多两个座位以便不时之需。这也是因为中型SUV尺寸偏大不方便市内使用,所以消费者希望紧凑型SUV也能多两个座位。

其实你仔细观察一下,我们大多时间是1-2人在用车。对于小家庭,5座已经足够。但对于人多车少的家庭,特别是几代同堂的家庭(如夫妻+两老人+两儿童)7座又是最合适的。问题就在于,如果你只有5座,偶尔需要7座还是个麻烦事儿。但反过来,如果你一直备着标准7座,90%的时间又挺浪费。所以博弈下来,对于大多数都市年轻家庭,5+2的座位是最优解。平时就用5座加大后备箱,临时需要时打开第三排变成7座,家人其乐融融出去玩儿。

这里,需要对第三排空间有一个理性认识。在欧洲和美国,汽车的第三排甚至第二排座椅通常是为儿童准备的,有时也用来放行李或宠物。等小朋友长大成人了,那也就到了另一个用车阶段了。所以,欧美这种小三排的5+2布局,也挺常见。国内的都市家庭是否能接受,我们也挺好奇。 

全新奇骏提倡的就是5+2的座椅布局形式,即日常使用还是一台5座车,有需要时另外2个座位可以应急。这样的紧凑型SUV正中目标客户的下怀。首先,5+2的座位布局让车内第一、二排空间得到保证,而第三排的两个座位又提供了一种随时待命的踏实感。另外,可以前后移动的第二排座椅和完全平放的第三排座椅,也满足了消费者临时用大空间的需求。

归根结底,这种产品设计思路还是为提升空间利用率来服务的,即如何在尽量控制车身尺寸的前提下挖掘内部空间?途观L和全新奇骏都选择了加长的方式,但途观L并没有选择增加座位数,这对于多功能性也有一定的限制。综合调研来看,5+2的座椅布局或许才是未来都市紧凑型SUV的新方向。

年轻消费者对于紧凑型SUV还有哪些需求?

在外观和内饰方面,大部分年轻消费者都比较青睐于运动风格。倒也难怪,SUV里S代表Sport,运动应该是SUV最纯正血统,也是SUV的中庸之道。造型和设计向来都是见仁见智,这里就不啰嗦了。不过,我们可以从灯光和轮胎上发现一点儿端倪。

灯光可以算作是外观的点睛之笔,全新奇骏高配车型配备了远、近光LED大灯+LED尾灯和日行灯。相比之下CR-V的最顶配车型虽然配备了日间行车灯,但远、近光源分别是卤素和氙气。

另外,一款SUV外观是否动感也与轮胎有直接关系,尺寸更大的轮胎看起来肯定更提气儿。RAV4荣放和CR-V的轮胎尺寸为18寸,而全新奇骏的最大轮胎尺寸则达到了19寸。

从对SUV越野性能表现上,绝大多数消费者认为不太看重。使用环境大多数是铺装路面,离地间隙够高,偶尔能上“马路牙子”,停车方便就够了。大概在一年365天中,它能应对轻度复杂路况,带着家人踩踩草地过几把水坑的瘾便足够,而像奇骏、RAV4这样带有适时四驱的车型完全可以满足。

通过问卷我们可以发现,消费者对于紧凑型SUV的需求变化更多的是一种空间升级。在不算大的体量上增加更多座位,同时具备一定的灵活空间组合性。而外观、内饰要尽量年轻、运动,保留一定的通过能力。

看起来,在老款市场反应不错的基础上,新奇骏再次用心剖析了消费者需求,并做了革新:外观内饰摒弃了前代的硬汉风格,变成了都市“时尚奶爸”,专心做“爱家的A+级SUV”。其点睛之笔在 5+2的座椅布局,给这个撕杀激烈的红海市场注入了一方蓝色空间。如果新奇骏能以此新定位,继续保持日系紧凑SUV带头大哥的地位,甚至能向欧美对手发起正面冲击,除了消费者选择更多之外,更能鼓励合资车企们理解中国老百姓的需求,造中国人适用的好车。

那怎么才能理解老百姓的想法呢?多听听中国各年代的流行歌曲或许是个好办法。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傅雪峰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7/04/06/158264/

文章标签: 全新奇骏  汽车销量  紧凑级SUV  

版权属于: 东拉西车-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中国都市家庭需要一台什么样的SUV?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