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迈大师:奔驰如何借助一条下行线提升销量?丨聚译

引言】贺迈曾说:宝马在90年代中终于不再生产像“不同长度的香肠”的汽车。那么,同样是德系的奔驰,是如何用出色设计挽回败局的?

谈奔驰的设计之前,我们先看看汽车设计百花齐放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那时的汽车造型更丰富,各具特色,客舱和宽大的圆拱形翼子板的轮廓异常分明。

▲ W116系列(1972–1980)

随着时间推移,车轮与客舱设计越来越融为一体。到80年代,汽车就成了车轮上面加一个四方盒子,这是当时最时尚的车,而且人们喜欢它!

还记得80年代的奔驰车吗?正正方方,愣头愣脑。虽然后续的奔驰车型增加了很多圆润柔和的线条,但仍有很多生硬呆板之处,直到近几年才有改观。奔驰倒也不是不想尝试新的设计。

▲ W210系列 (1995年-2002年)

90年代末期,奔驰E级有了新的前脸和圆形的前大灯。可惜,人们对这个设计不买账,还给这车起了个外号——香蕉,因为从侧面看的确有点像香蕉。

奔驰历史上最大的“箱子”出现在90年代的S级。这个车实在是太方、太大了,人们抱怨这辆车占用了太多道路空间。在一浪接一浪的批评声中,奔驰不得不出来解释,并将一款更柔更小的新S级的上市时间提前。

▲ W126系列 (1979年-1991年)

说实话,我一开始不喜欢奔驰的设计,直到2008款CLS级推出,才改变了看法。那一年是一个转折点。奔驰CLS级让经典再现,它的设计有点复古,但又更动感,特别是一条灵动修长的腰线一直延伸到别具一格的车尾,让我想起30年代的快艇。真漂亮!

▲ C219系列 (2004年-2010年)

在德国,人们认为奔驰是成熟的成功男士开的车,这个品牌形象即使在奔驰CLS级上也没有改变多少。但是,随着最新的S级和C级的推出,奔驰的形象变了,奔驰的新时代来了,而这与设计中采用的一条下行线有关。

▲ W222系列 (2013年至今)

一条向下走的线往往被看作是消极负面的,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设计中都是这样。然而这在新的奔驰的设计中,却出现例外。设计中采用下行线,是非常独特、非常醒目的,这是奔驰的一个大胆尝试。要实现成为顶级豪华跑车品牌的承诺,就必须独特鲜明,辨识度高。

▲ 奔驰 Type 300 (1951年)

下行线是怎么被赋予新的意义的呢?首先,下行线会被看作是很新颖的,因为很久没有在设计中使用了。确切的说,下行线在50年代的奔驰Type 300(1951年)的前翼子板上还很明显,到奔驰220S Ponton(1953-1961年)就只是作为装饰了。

▲ 奔驰220S Ponton (1953-1961年)

而下行的腰线再次出现在奔驰车上,就是在新S级上。后来的新C级也使用了下行线。相比新S级,新C级的前鼻更硬朗,前格栅有两根特别的横条,外形更矫健生动。这是一个新的经典设计,在创造新的传奇。

▲ 奔驰W205 (2014年至今)

总的来说,奔驰的设计语言变得更激动人心、更积极进取、更活力四射了。我真的被迷住了,这么多设计都让人想到过去的经典,又或是因为,我变得更成熟了?

不管怎样,我们终于可以用奔驰的整个设计,而不是三叉星标志来重新认识奔驰品牌了。在下行线的帮助下,三叉星又重新变成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此文原文为英文,中文版发表于《名车志》。车聚网经作者Mathis Heller授权,将原文重新编译,以飨聚友。

英文版作者:贺迈(Mathis Heller),德国汽车及工业设计大师、红点至尊奖得主,曾为宝马3系、5系、7系设计汽车模型,也曾在福特汽车等公司做设计师。现为德稻汽车及工业设计大师、Well Design首席设计师。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78384487。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范苗苗(编译)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5/10/09/34535/

文章标签: 下行线  奔驰  汽车设计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1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贺迈大师:奔驰如何借助一条下行线提升销量?丨聚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