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没见过这样一辆汽车……

这个世界很奇葩,人越来越像机器,机器越来越像人。人们的生活像被固定程序安排好了,连思维模式也被固化。同时,人类又在发明越来越多好玩的机器,比如智能手机,比如智能汽车,比如机器人。

一、智能手机像黑洞,把人往里吸

在这个智能手机时代,人们习惯于低头看手机,通过手机上的社交网络如微信、微博、QQ来与人交流,但你的眼睛不是被亲朋好友关心的目光所触碰,而是在不断吸收电磁辐射,眼睛在慢慢发生病变或近视程度逐渐加深。

你可以在手机上了解朋友们的信息,但这些碎片信息常凸显或夸大某一面,而掩饰或回避某一面,你了解的并不是你朋友的真实生活,同样地,别人也不能通过手机来真正地了解你。你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很多如何活得精彩的方法,但实际是看手机越多到一定程度,越难精彩(那些用手机经商的人不算)。你的情绪不能被智能手机感知、理解和安抚,你负能量时看智能手机经常只能让情况更严重。到底是你在玩手机,还是手机在玩你?

手机控的你也许会开车去郊游,回归大自然,也享受那种自由驰骋的感觉。但是,在车里,你仍离不开手机:车载导航不好用,你还是习惯用手机导航;要找景点时,因为车没有联网,你还是用手机来查;要吃饭时,你还是用手机来找餐厅,并看前人的点评;要停车了,可能要找很久才能找到停车场,尤其是在闹市区,然后又费很多时间来找车位,或最终还是靠手机APP来找到车位。

很多人还会边开车边看手机上的信息或接电话,虽然这样很不安全。有些车载系统可以让你不用拿起和看手机就可接听或拨打电话,这是进步,但还是不能改变智能手机在车内也称霸的事实。

二、智能汽车像白洞,热情付出

汽车这个大力金刚还能否允许智能手机这么在车内撒野?随着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程度加深,越来越多汽车应用了车道偏离预警、道路交通标识识别、抬头数字显示、自动巡航驾驶等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而互联汽车或智能汽车,甚至自动驾驶汽车,也在紧锣密鼓研发中。

而且,除了传统车企,互联网、手机、电视行业的企业也在造智能汽车,如国外的谷歌、苹果,国内的阿里巴巴、博泰、乐视、腾讯、百度、小米等,都在积极参与这个市场。

今年上海车展上,博泰推出了国内首款智能概念车Project N。因人太多而一度封馆的6.1超豪华车馆里,博泰创设了一个不断上升的星空,而星空下就是这辆超凡脱俗的车。

他和一般车不一样:

他会像你一样呼吸,会根据你的喜好变换车标和车身颜色。

他的身体能自由伸展,连在一起的车门和车顶可以直接向上打开,车尾盖也可按你需求变化。

他能看到你,认出你是车的主人。你只要一个眼神,无需更多表达,他就能捕捉到你的喜好,如,你喜欢的衣服,你喜欢的女孩。

他能听懂你的语言,包括你的肢体语言。他会按照你的指示去做。

他永远精力充沛。他知道你时间宝贵,他会在每次出行前体检,自己补充能量。他可以通过传感器和大数据自我学习。他知道你的偏好,并且时刻监控车辆状况,即使出现了问题,他也会主动将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

他不需要你为他操心,反而他会照顾你的健康,比你更了解你的身体。当你把手放在简化的方向盘上时,他就能测你的心率、血压、脉搏等指标,给你运动和保养的建议。

他可以自己驾驶车。你可以完全信赖他,而把身心交给更重要的事。

他知道忙碌的你难免疲惫,有时需要暂时的安静休憩。他为你准备好了舒适的环境,你只需放松沉浸。

他对道路了如指掌,能带你去想去的地方,甚至能主动察觉到你的行程,并帮你规划行程。

他知道你有很多智能设备,他将中控整合为一体化超大屏幕,给你创造信息同步的空间。在这里,你可以更新日程表,让音乐、电影不间断播放。他知道多个智能设备需要更灵活的流量,他能够将流量储存并分配好。他总能连接到最强信号。

他能帮你和家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除了能随时随地获取家人信息,即使远距离也能为家人做点什么。

这样一台有情感、懂你又贴心的车,像一个乐于付出的好朋友,他比你的朋友还了解你,关心你,保护你。如果说智能手机像个黑洞一样把人往里吸,消耗人的精力,这台车似乎像个白洞一样热情付出,帮你恢复精力。

(编者注:白洞是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与黑洞相反的天体。黑洞不断吞噬物质,而白洞则不断向外喷射物质。此文不深究白洞的其他特性,只是借此比喻上述智能汽车,并与智能手机对比。)

三、不一定非像人形的智能机器人

智能汽车其实可算作智能机器人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当人类越来越不可爱、像个机器时,机器人倒是越来越可爱了,比如《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小孩子都喜欢大白,而很多女生都想找个大白那样的男朋友。

与一些金属感强烈、有着明显骨架和关节、各方面像极了人体的机器人相比,大白这样的软体智能机器人比较呆,不像英雄,更像宠物。大白的灵感来自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机器人学院和人机交互学院的克里斯·阿特克森教授研究的个人健康护理机器人。

教授希望这种机器人可以通过监测疾病征兆、提供私人运动建议、看护照顾老年人和患病儿童来提高人类的健康生活质量。而这个机器人不一定非要像日本造的那样像极了人体,不一定要有手有脚,但至少要有个像脸一样的装置,让人知道沟通交流的时候往哪个方向看。

这样来看的话,博泰那个有超大屏幕、又像大白一样暖心的汽车,也可看作一个智能机器人。事实上,这个车就是博泰和阿特克森教授合作设计的智能驾驶伙伴。

教授认为,这个智能汽车本身是一个机器人,他会学习,会观察驾驶者的习惯,会自己思考、预测需求并采取行动。此外,这些机器人与机器人之间也会发送共享数据来实现智能学习。即这些智能汽车可以彼此共享道路上的信息,通过强化学习,每一辆车都可以学到更好的驾驶行为和习惯,这是真正智能的车辆。

四、互联网企业的智能汽车三年后量产

这个可以看作智能机器人的车什么时候才能量产呢?博泰集团执行董事兼整车CEO沈晖说:“内部计划两年半到三年。这个概念车展现的是一些可以对外公布的技术,有些技术现在还不方便讲。但是目前我们概念车上70%的技术已经实现。”

不过,博泰毕竟是互联网企业,要造车需要平台,这个平台必须从整车企业那许可过来。据沈晖讲,这个智能汽车的平台必须是世界水平,须有先进的电子架构。博泰正和三家整车企业谈,三四个月后会确定下一家。

另外,这个车最大的智能功能——自动驾驶,量产时能实现吗?毕竟自动驾驶汽车需要道路交通系统等基础设施与汽车企业的配合,需要政策法规、事故责任认定、保险公司、城市管理和运营机构的配合。沈晖说,博泰这个车会有自动驾驶功能,但是可以不用,什么时候自动驾驶环境有了,就可以自动驾驶。博泰希望有更多的造智能汽车的企业跟他们一起把市场做大,同时政府参与,把智能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起来,让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商业运营。

不过,在互联网企业积极造智能汽车时,传统汽车制造商及其零部件供应商多数还是持比较保守或者说现实的态度。对他们来说,尤其是在中国车市发展得比较好的传统车企来说,在现在的汽车市场上赢取更大市场份额,是更重要的事情。

也许,三年后,我们还是看不到自动驾驶汽车的运营环境成熟,还是有很少的自动驾驶汽车上路,不过,我们应该会看到博泰的车量产,到时消费者是否买账,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尤其是车的质量和安全能否达到消费者期望。智能汽车应该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shingowoo,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78384487。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范苗苗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5/05/24/20437/

文章标签: 博泰  智能汽车  自动驾驶汽车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你肯定没见过这样一辆汽车……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