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重生,甘于沉沦还是厚积薄发?

引言】在多数人眼里,本田是一家特立独行的汽车公司,它不会跟随别人的脚步人云亦云,自己认准的道路一直走到底。不过,在过去几年里本田慢慢地丢失了个性,他们的产品逐渐中庸,随后销量也出现了萎靡。此时的本田,是继续甘于沉沦还是厚积薄发?

本田在4月28日公布了2015财年(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的销售计划,目标由600万缩减为465.5万辆,总体比2014财年实际销量增加了29.1万辆。2015财年的预期销量增长的地区仅有北美和日本以外的亚洲地区,而对于日本、欧洲以及其他地区,本田的预期销量都将出现下滑。

这个结果一点都不奇怪,这几乎是本田前任社长伊东孝绅在任末期就做好的决定。之前本田一直致力于构建“全球六极体制”和实现600万的销量目标,但在推行的最后阶段遇到了难题。所以,本田有些命途多舛。

从2013年10月开始接连五次召回飞度混合动力车开始,到2014年11月本田就配备高田气囊在美国召开听证会(高田气囊近年来因故障在全球引发大规模召回,其中本田召回规模最大),再到2014年日元大幅贬值,日本国内经济低迷,本田在短短一年中就遭遇了质量危机、信任危机、经济危机和产能危机,这些危机直接导致本田调整预期。

一、飞度召回是隐患的开始

当初飞度混合动力车召回影响十分严重,它不仅让以伊东孝绅为首的管理层集体降薪,还让本田管理层反思内部管理结构。飞度混合动力召回背后有很多信息可挖,除了内部不以汽车整体为主的开发原则之外,工程师数量不足以及内部官僚作风的兴起也是重要因素。

“世界六极体制”依据每一极市场开发不同的车型,这就需要本田向海外派出大量的工程师。以中国为例,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先后推出凌派和杰德,这两款车是本田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研发,不过其中有很多本田核心人才都参与了。这样的外派,无形中增加了本田日本国内车型研发的压力。很多车型开始变得质量不稳定,推出市场后故障频频。《消费者报道》最近几年的可靠性报告也印证了这种现象—本田已经逐渐被马自达、斯巴鲁超越,不再是当年紧紧跟随丰田的局面。

飞度混动版出现问题之后,本田就全面叫停了新车上市,这极大影响了本田在日本国内的销量。2015年,本田难以完成原定日本国内销量目标,随之也下调了预期,由103万辆下调至82.5万辆。日本国内市场低迷,本田又将生产线大量转移到国外,国内生产工厂订单减少导致开工率过低,本田日本工厂陷入了深深的产能危机。

二、置之死地而后生

陷入前所未有的质量危机之后,本田内部开始重生。先是谨慎拓展产品线,减少开发车型数量和层级,其次是对已经准备上市的车型延期上市,确保没有质量隐患。2014年12月,伊东孝绅亲口宣布里程(Legend)延期上市,本田内部进行了大范围的自查活动,“在证实品质万无一失之前不许上市”。受此影响的不只是里程,其他车型也受到了影响,比如本田引进的中国车型杰德也在日本延期上市。本田希望通过这种行为,向外界传递一种“本田注重品质,并深深自省”的信息。

为更好确保产品品质,本田有意降低研究所额外的负担,研究所要在品质以及技术两者上投入更多精力。此外,维持日本国内工厂的开工率也显得十分重要。第一要增加工厂的共通性,几家工厂要能生产同一种车型,以便车型热销时保障市场供应,其次便是将国外一些订单转移到日本。削减人工成本高的地区产量,这样可以在日元贬值时重新找回成本优势,增强竞争力。

其实,本田一直推行的“地产地销”让其逐渐丧失了灵活性。从2007年到2014年,本田出口量从70多万辆下降到不足10万辆。这对于亚洲“极”显然是合适的,但对欧洲以及北美来说并不合算。

作为努力赶超的日产,日产在2007年到2014年的7年之间,出口量仅仅从65万辆降到50万。日本车企中,丰田、日产、马自达、铃木都坚持日本国内生产,因此他们在日元贬值中获得了大量回报,唯独本田没能得到多少好处。

三、独特才是本田的精髓

日本媒体经常把本田和索尼放在一起比较,认为这两家企业有惊人的相似。这两家特别注重“创新”的公司,因为不甘于平庸的经营模式,才使得他们制造的商品拥有独特之处。正是这种独特之处,成就了两家公司,也让两家公司获得了伟大的称号。见证了索尼的悲剧,他们担心哪天本田也会患上“索尼病”——受困于财务,不再以产品为主,开始陷入价格战,品牌魅力也不再。

消费者是盲目的,他们只会提要求,对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不清楚。如果过于顾及消费者需求,那么产品必将平庸无奇。例如苹果iPhone就选择忽视用户可更换电池的要求,毅然决然把电池内置。通过外观的整体化设计,最终让消费者接受。从此,消费者根据电池劣化周期不断更新新的苹果设备。

本田一直都在走他们认为正确的道路,并保持特立独行,正因如此,他们几乎每开发一款产品都能够赢得消费者青睐。这让很多车企不解并生羡慕之情,甚至“大众教父”皮耶希也不吝赞美之词:“我十分欣赏本田这家企业。”

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本田销量爬升的很大部分原因正是因为其独特。过去几年里本田慢慢丢失了自己的个性,他们的产品开始变得中庸,因此销量就出现了下滑。而在中国市场,销量不断攀升的本田车型正是那些独特的产品,比如多功能轿车杰德、个性化小型SUV缤智和XR-V,则很好地延续了这种独特性,因此也获得了销量上的回报。

经过一阵中庸的过渡期,那个个性化的本田似乎又回来了。尤其他们居然将S660的开发项目交给一名20来岁的年轻人来完成,我敢断定本田依旧值得期待。他们又重新回到了那个人人都可以提案、发言的时代,而且他们敢于批准任何别人看来不正常的提案。

NSX的复活也可以证明本田在独立的基础上重新开始挑战。2005年本田停产NSX之后,便将这个项目雪藏了。经过雷曼危机,本田重新复活了这款跑车,并期待它能成为直接叫板法拉利和兰博基尼的武器。本田完全以美国为核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组织大批工程师开发,最终NSX以先进的动力和操控重新回到了世人面前。

现在,本田进入了调整期,由老好人八乡隆弘执掌。在八乡先生手里,本田可能会度过艰难的几年,然后经过调整,重新绽放。这家企业已经在他的下一代产品中显示出强劲的实力,从十代思域亮相的那一刹那,本田又回来了。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shingowoo,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78384487。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默默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5/05/22/20332/

文章标签: 本田  飞度召回  高田气囊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本田重生,甘于沉沦还是厚积薄发?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