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达:未能完成的最后一次演讲
01月6日, 2015 7,788 views
饶达先生离开了,但他掷地有声、振聋发聩的观点一直警醒着我们。“你们媒体啥都不了解,就知道瞎报道!”这是认识饶老以来,印象最深的一句话。
那是2008年初,乘联会在上海市政府的一个会议室开始首次向媒体发布乘用车市场信息。笔者做为最早一批与会者、也是极少数汽车企业代表之一,亲历了多期饶老主持的别开生面的发布会。他经常在会上评析热点、纠正媒体的偏颇看法,并时常抛出自己新奇大胆、而又经常被以后事实证明正确的观点。
从市政府、到华山路上的情报信息中心、再到淮海路上的搜狐办公室,乘联会的月度数据发布会参加了不少,已然成为自己市场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其中华山路时期,是印象最深、收获最大的一段美好时光。地点选在一间大的阅览室,有一种浓浓的书卷气,窗外是成片浓密的绿植,再出门就是车水马龙的华山路。
那时的重头戏,是饶老讲完PPT后的提问环节,互动很自由、气氛很热烈,颇有华山论剑的感觉。大家问的尖刻,饶老回答的也不甘示弱,其中不乏拍案而起,痛斥时弊的痛快言语。当时觉得很新鲜。因为“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纵然不是以“中”字打头,但好歹也是一有影响力的行业组织,加上饶老的个人背景,更让人敬佩他的坦率、独到洞察、以及对这个行业的热爱。
这种自由、坦诚、专业的交流方式成了业内一个重要的沟通平台。往往在室内的提问环节结束后,大家会簇拥着饶老到室外的绿荫下,一个接一个问业内的问题。他总是来者不拒,讲得眉飞色舞,引人入胜,时常忘记指间的香烟已空烧大半。
这种和年轻人谈得来,也不怕得罪人的性格,很让我受用。因为自己也是有点狷狂、有点喜欢犯二的人。因此,经常问一些偏门、棘手的问题。基本上都能获得想要答案,直到有一次。那时饶老环顾四周,问:还有没有问题?我唰一举手,问:您对电动车的前景怎么看?彼时是2009年,电动车概念刚在业内崭露头角,形成热议,但实业远未跟进、政策亦不明朗。饶老几乎想都没想:是带遥控的电动车啊?还是骑的电动车啊?然后现场一片哄笑,我脸一热,然后想这问题肯定是要不到答案了。
造化神奇。5年之后,也是一个夏天。我和车聚网的吴硕成老师一起去曹杨路上的中联大厦拜访饶老,想请他出席一个在长沙举办的全国首届电动汽车论坛,并做为第一演讲人发言。饶老当时风采依旧,只是语调少了当年的激昂。他笑容满面的听完我们后辈的介绍,表示会尽力支持。很简单、愉快、顺利的一次沟通,我还为此在朋友圈发了一条信息:庆祝刚刚邀请某业内大佬成功及将开始愉快合作。那天是2014年8月21日。
但,那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饶老在9月初突然致电,表示身体不适无法出席。我们自然表示遗憾,而饶老善解人意地安慰说,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当作“包袱”,可以让我们在大会上代为独家解秘,算是一个补偿。
那篇文章不长,但铿锵有力,字字珠玑。只是当时找不到一个有气场匹配的人,来宣读饶老的“包袱”,故成一憾。会议结束后,吴老师还一直提醒,是不是去登门看望一下饶老?于是准备了月饼,计划中秋去探望。不想冗事繁杂,竟未成行,再加一憾。及至噩耗传来,错愕不已,无言以对。经思忖,还是把当时饶老发来的短篇原文刊出,只字未改。以此纪念这位磊落、直言的汽车界元老。
逝者长已矣,生者如斯夫。希望中国汽车人一起努力,直面现实、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争取早日实现中国的汽车强国梦。这,大概是对饶老最好的纪念吧。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尚飨。
一、建设汽车强国的必要条件
中国已经是世界汽车大国,但不是汽车强国。汽车是世界上产销量最大的复杂机器和消费品,所以才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和与汽车相关的其他产业创造的财政收入和就业人数均超过全国的10%,这个产业不能由外国寡头来掌控,因为它关系到国家经济和军事安全。苗圩部长最近给汽车强国的定义是:
1、汽车行业里面有几家企业进入世界前几强;
2、有一些独到的技术确实能够对整个汽车行业发展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可以引领、带动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
这首先就不能改变合资股比,因为会鼓励合资外方集体违约,造成行业巨大动荡,外方只要占到股比的51%,合资企业的产销量和营业额就都算到外方身上,中方股东为零,那么六大国企国际上承认的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也仅有100多万辆,10年后也不会有我国企业进入汽车前十强,必然造成悲剧性结果。才有放开汽车合资股比往后放一放的传闻。
汽车强国定义的第二部分内容指的是发展新能源汽车。2008年年底比亚迪在世界上最先投产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F3DM,目前比亚迪已有300多项专利,刚上市的“秦”,是世界最先换型的PHEV,比亚迪有自己的独到技术。
过去是汽车改造社会的时代,今后是社会改造汽车的时代,汽车技术发展总的方向是用电力取代燃油。在电池技术没有重大突破的前,PHEV将是能最快普及的车型。
我国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风力发电、各类电动车、锂电池的产销量等新能源方面均世界领先,这就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内资企业听话,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销量内资企业均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国家最先决定用巨额补贴,在城市里大建方便新能源汽车用户充电的网络;一旦这个目标基本实现,我国就会率先从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进入市场普及阶段。这就是我国可能在今后6-10年内进入汽车强国的原因。
二、为什么HEV在中国不算新能源汽车
中国不把HEV算作新能源汽车有以下四点考虑:
1、在从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过渡的过程中,有两种过渡车型,即HEV和PHEV,其中HEV不能外接充电,电池容量小,没有纯电动模式,节油潜力基本到顶了,而更接近EV的PHEV由于能外接充电,在有充电条件时,可以节约更多的燃油。
2、很多HEV专利技术掌握在丰田手中,补贴HEV就是补贴丰田,按他们专利生产会增大国产HEV的成本。
3、连续三年中日关系极度恶化,丰田也没有像特斯拉那样放弃专利,国家给HEV销售大额补贴,可能引发政治问题。
4、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HEV不需要外接充电,而今后汽车电动化必须要有充电网络,给HEV补贴,中国将兴起的充电网络建设高潮会很快降温,使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最少推后十年。
可见给HEV补贴会阻止EV和PHEV的推广和普及,因此在中国没把HEV列入新能源汽车范畴。——饶达 2014年9月4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