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摇日本汽车业的“高田门”

【日经BP社报道】由于高田气囊的安全问题而导致的召回接连不断。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于2014年11月26日命令高田将驾驶座气囊召回范围扩大至全美,涉及本田、福特、克莱斯勒、马自达和宝马五家车企。而且马来西亚还发生了高田安全气囊的致死事故。消费者对日本车的不信任感逐渐蔓延,其影响能否在损害到日本车的品牌之前消除掉呢?

“高田问题发展到了什么程度?必须整顿品质保证体制”。围绕高田气囊缺陷相继出现的品质问题,日本车企高管深感危机。

11月13日,本田宣布包括日本在内,在全球共召回约17万辆配备高田气囊的汽车。在此之前的7月27日,马来西亚发生了一起因气囊打开时喷溅金属碎片而致车主死亡的事故。8月27日,统管亚洲地区的本田泰国法人接到这一消息,立即报告给了本田题本总部。

2个半月后,本田宣布召回车辆

通常,从得知故障到宣布召回平均需要13.6个月(2012年度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布),而本田这次实际仅用了2个半月时间,速度非常之快。其背景是高田气囊问题在美国已上升为政治问题。

高田和本田的高管都被传唤参加了美国参议院商业科学运输委员会的听证会。因马来西亚事故,本田在新兴市场国家也有可能受到诟病。

战战兢兢的不仅仅是本田。因为除本田外,高田还与丰田、日产等日本车企有很多交易。

关于马来西亚事件,高田未表示是否向本田以外的企业供应了问题部件,但有可能导致日本车大量召回。

麻烦的是因不同原因导致的召回频发。高田2008年的第一次召回是因使气囊膨胀的充气剂在制造过程中过度吸收湿气,导致爆炸力超过预期。后来还因充气剂加压不足及安装失误等发起过召回。

高田表示“将在公司上下强化品质管理体制,防止事故再次发生”,但具体措施“不便回答”(高田公关室)。

气囊问题对该公司业绩的影响很大。高田4~9月因召回气囊计入了476亿日元的特别损失,预计全财年最终会亏损250亿日元。随着追加召回,损失还可能进一步扩大。

SMBC日兴证券高级分析师松本邦裕今年10月到美国考察时,发现“美国各大报纸都点名报道了高田,感觉影响很不好”。

后来,美国报纸还报道高田故意隐瞒气囊安全隐患,SMBC日兴证券已经于11月11日中止了对高田的投资计划。虽然高田否认隐瞒安全隐患,但“后续还有追加召回和听证会,事态尚无收敛迹象”。

日本车曾因安全性高而畅销。如果日本车对安全问题应对失误,不仅高田,整个日本车企都将受到巨大影响。(记者:广冈 延隆)

日经技术在线看以看到更多汽车技术文章。

作者:广冈 延隆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4/12/03/5378/

文章标签: 本田汽车  高田气囊  

版权属于: 日经技术在线-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动摇日本汽车业的“高田门”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