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间暗战或是拉高汽车销量的核心原因

近来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获悉,刚刚过去的11月份,我国新车销售出现“火爆”局面。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汽车经销商的库存预警指数开始下降,从目前情况来看,全年汽车销量增幅可能会超过14%。在这之前,今年第三季度新车的销售业绩更是喜人,连续三个月增速均超过了20%。

总体来看,2016年汽车市场的新车销量增速表现可谓先抑后扬,至于“先抑”的原因这里就不多说了,但促使“后扬”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一是刚性需求客观存在,中国汽车市场保有量总体还相对较低,有很大发展空间;二是受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刺激,优惠幅度较大;三是终端市场大面积的降价促销活动,推动了市场销量的增长。

换句话说,车企间的降价促销无疑是一种市场竞争行为,我们甚至可以称其为“暗战”。而2016年国内汽车市场这样的暗战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之间的暗战。

以往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分别布局在高端和低端两个市场,很少存在直接竞争。但近几年,长安、长城、吉利和比亚迪等自主车企异军突起,无论在产品品质还是研发能力上都获得了大幅提升。这样一来,自主品牌在终端市场的价格开始往上走,而合资品牌则开始向下走,双方的价格重合度越来越明显,之间的竞争也更加直接、明显和激烈。

更重要的是,自主品牌在SUV市场可谓先知先觉,而以大众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则在轿车市场掀起降价大潮,以谋求通过提升轿车市场的销量占比,来弥补当前在SUV市场的不足。今年前三季度,合资品牌在轿车市场的占比达到82%,而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占比则达到52%。

二、自主品牌之间在SUV市场的暗战。

在SUV市场,尽管合资品牌不断下压SUV产品价格,但成本下降非一日之功,短期内合资品牌难以复制轿车市场的效果。因此,在SUV市场,销量争夺大战可能主要还是在自主品牌之间展开,而主战场则是紧凑型SUV市场。

三、传统微车企业在低端MPV市场的暗战。

因传统微客市场同比持续下滑,微车企业不约而同地将目光转移到低端MPV市场。截至2015年底,大部分微车企业已经将产品投放低端MPV市场,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目前在这一细分市场,欧诺、宏光和风光等都进行了价格调整,宝骏730、欧尚、风行S500、金杯750和英致737之间的激烈竞争大战也一直在上演。

今年国内汽车市场之所以高速增长,既有宏观经济形势的总体企稳的因素,也有购置税减半优惠政策的刺激作用,但车企之间以降价等举措为主的暗战无疑也是关键原因所在。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周磊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6/12/15/134466/

文章标签: 国内汽车市场  新车销量  自主品牌  

版权属于: 经济参考报-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车企间暗战或是拉高汽车销量的核心原因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