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股价跳水六成,销量与股价背离的吉利有何隐忧

2019年1月3日,在港交所上市的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 0175.HK)低开低走,盘中跌幅逾8%,创近11个月以来最大跌幅。截至收盘,吉利汽车跌8.16%,报11.92港元,这是吉利自2017年5月以来最低股价,市值一夜之内“蒸发”了近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亿元)。

在吉利汽车股价“大幅跳水”的前一天,1月2日,知名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发表报告,将吉利汽车评级从中性下调至减持,目标价由15港元下调至8港元,下调幅度达到47%。
不过,其实吉利汽车的股价下滑趋势在摩根士丹利的报告出炉前已经延续了一段时间。事实上,在经历了2016年-2017年的“大跃进式”增长后,2018年吉利汽车整体股价走势“一路下行”。数据显示,2017年11月22日,吉利汽车股价曾触及29.15港元的历史高点,而截至2019年1月3日,公司股价仅为11.92港元/股,跌幅达到60%。
吉利汽车这一年的股价表现完全与其销量表现相背离,2018年,吉利汽车在华发展速度有目共睹。根据吉利汽车官方数据统计,2018年1-11月累计销量达到1407505辆,即便遭遇车市寒冬,但相较去年同期销量仍增长了29%,远远跑赢大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造成了吉利汽车的股价与销量相背离?外界对吉利汽车的未来发展究竟有何隐忧?
部分国内经济学家认为,内需的疲软时拖累股价的关键因素。以Jack Yeung为首的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在1月2日的报告中指出,“我们认为,汽车市场疲软对于中国自主品牌车企销售的影响更大,因为他们的目标客户更容易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
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中国车市遭遇了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与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法》于2018年底正式获得通过,新的《购置税法》将自2019年7月1日起施行,税率维持在10%不变。至此,汽车购置税减半的“美好愿望”落空,再次为本就疲软的车市增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在汽车市场大环境不佳的背景下,真正让不少分析机构“看空”吉利汽车的,还在于2019年全球消费市场对于内燃机汽车需求的下滑。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老牌汽车数据调研机构Jato Dynamics的分析称, 2018年将成为内燃机汽车销量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预计从2019年开始需求将出现下滑。
聚焦到吉利汽车身上,去年前11个月,吉利汽车累计140.7万辆的总销量中,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不足5万辆,内燃机车的销量比重仍高达95%以上,可见,新能源板块尚有待开发。
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何在今年伊始,吉利汽车”大刀阔斧“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将吉利新能源将升级为与吉利品牌、领克品牌并行的三大品牌之一,体现出吉利新能源板块在集团中的地位将大幅提升。
此外,摩根士丹利还在报告中表现出对于博越和领克品牌高企库存的担忧。
摩根士丹利称,吉利最畅销的紧凑型跨界SUV博越的库存深度已增至三个多月,而其高端子品牌领克的库存也已超过一个月。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以下简称“流通协会”)发布的数据,吉利汽车已经数月“荣登”库存排行榜,就以去年10月来看,吉利汽车库存指数为2.8,也就是说经销商的库存量可在完全不向厂家提车的情况下继续正常运行近3个月。
不仅如此,高速发展的吉利汽车还被个别供应商指责成“无良商家”。有供应商向相关媒体爆料称,随着吉利知名度和销量的提升,作为甲方的吉利每年都会要求供应商降低零部件价格,甚至还存在拖欠付款的情形。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要求供应商“年降”是汽车行业的惯例,最终谈判结果还要依靠双方的实力来决定。
毫无疑问,近年来,吉利的高速发展已经让其一跃成为了中国自主车企“领头羊”,甚至在销量上有了与“南北大众”相抗衡的底气,但与此同时,随着2018年完成了150万辆的销量成绩,如何避免跌入“规模陷阱”,找寻健康可持续发展模式,成为了吉利2019年的重中之重。
当然,吉利并不是唯一面临挑战的中国自主汽车制造商。同样在香港上市的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自本周三开始股价也一路下跌。

欢迎加入车聚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1,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陈楚薇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9/01/07/289753/

文章标签: 吉利汽车  汽车销量  股价  

版权属于: 澎湃新闻-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一年股价跳水六成,销量与股价背离的吉利有何隐忧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