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田被中国企业收购!召回超1.2亿,为什么它没有彻底消失?
11月13日, 2017 5,020 views
近日,有媒体报道说宁波均胜接近完成收购高田气囊,总金额约16亿美元。
高田是怎么崛起的
TAKATA——高田株式会社在1933年成立。
1956年,开始生产销售安全带。
1960年,TAKATA研发出首个两点式安全带。
1962年,发布全日本首例碰撞试验的结果。
1973年,在美国组织的碰撞测试中,只有TAKATA的安全带能成功承受时速56公里的碰撞测试。后来在世界各地的汽车运动里也开始出现TAKATA的安全带,特别是一些在日本本土的比赛,大部分车队都是用他的安全带,毕竟他能保证每一条赛车安全带都经过国际汽联(FIA)的质量认证。
这个时候,“安全”这两个字已经跟高田公司紧紧贴在一起,靠着这两个字高田成了世界第二大安全产品生产商。
1987年,高田正式开始生产安全气囊。
为什么高田会破产
可能某些小伙伴会奇怪,有些车企经历了什么排放门、断轴门之后还是“活的好好的”,每年的销量还是稳稳的排在榜单的第一名,怎么高田就破产了?
从2009年出现首例气囊事故,高田的高管们一直没有摆出想要负责的态度…到2014年12月,高田公司还在以“既然不能确定原因,就不能认错”的判断拒绝了美国当局的全美召回要求。
今年2月,高田公司在联邦法院上承认故意隐瞒了事实,也就是说高田的高管知道他们生产的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器可能会爆炸…
根据美国司法部的说法,在过去的10多年里,高田公司一直持续系统性地篡改与产品安全相关的关键检测数据。截止到2015年5月,高田气囊总计导致汽车召回1.2亿辆,而且一直到现在高田气囊的影响可能还没有结束…
截止到今年3月份,高田的负债总额已经到4000亿日元,算上汽车厂商垫付的召回费用,总额将超过1万亿日元…这么多钱,可能把高田卖了也赔不起…只能宣布破产。
高田为什么是被收购不是消失
高田破产之后,遗留的市场份额和供应资源均胜都可以有利占有,但不包括涉及巨额索偿的充气装置资产。
瑞典奥托立夫、日本高田、德国采埃孚、美国百利得和日本Daicel瓜分了SRS领域的市场份额。一旦均胜旗下的美国百利得收购高田,它的总市场份额能翻倍。另外高田公司在全球有20个国家拥有56个生产基地,这可不是一时半会能建好的。
其实,汽车制造商们也不希望高田消失,毕竟TAKATA在日本5,000平方米的厂房里,每天的产量最高800多套、每月的最高产量能有13,000套。缺了高田之后,全球的气囊产能可能都要捉襟见肘。
现在,除了问题气囊外,高田的全部都已经归到中国企业均胜旗下的百利得安全系统公司。
未来关于气囊,百利得的高管说“我们的气囊配方和高田不同”,这样虽然不会重蹈覆辙,但这也意味着高田的气囊技术就此停止…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