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关闭91年澳洲工厂,子品牌数量锐减,战略抑或危机?
10月12日, 2016 7,717 views
10月7日,福特关闭了在澳洲运营了91年的工厂。在关闭澳洲工厂之前,福特汽车一直在进行品牌“收缩”,旗下子公司从原先在高峰时期的10家锐减至2家,综合这一系列动作,不得不令人追问:福特到底怎么了?
据法新社报道,由于澳洲车市渐渐褪去光环并陷入苦苦挣扎的境地,10月7日,最后一辆澳洲制造的福特汽车从生产线上下线,这标致着福特自1925年起在澳大利亚建厂并运营91年辉煌历史的终结。
事实上,早在2013年,福特已对外证实这一关厂计划,并公开声明澳洲当地高昂的生产成本是关厂主要原因:“我们的成本比欧洲高了2倍,且接近福特在亚洲的4倍。”
作为美国汽车界三巨头之一,福特汽车曾以其大马力暴躁的肌肉车、离地间隙惊人的拉风皮卡闻名世界。不仅如此,曾经的福特,鼎盛时期拥有十个子公司。但是如今,这个美国车坛的“大哥”又是关停近百年历史的工厂,又是大力缩减子品牌,背后的原因究竟是战略失策导致的危机,还是战略转型下的重心转移?
福特此次关闭墨尔本布罗德阿罗(Broadmeadows)以及吉朗(Geelong)工厂,将导致600名员工失业,为此福特澳洲工厂主管格雷姆·威克曼(Graeme Whickman)表示,对于福特澳大利亚公司的全体员工而言,这是一个遗憾和巨大损失,“因为我们将不会在澳大利亚生产汽车了”。
如果说澳洲工厂的关闭是因为澳洲汽车业的萎靡和澳元的走强,尚可理解,但子公司大幅缩水则耐人琢磨。
作为“底特律铁三角”中的重要角色,福特始终处在一线的“领先梯队”,并在其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拥有10家子公司。然而,现在7家子公司已经出售给了其他厂商或彻底消失,2家仍隶属于福特汽车公司,而另外1家则被福特公司掌握着少量股份,业内戏称为“两个半”。
福特曾一度是美国汽车的骄傲和标志
在福特发展的黄金时期,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八大汽车品牌,包括阿斯顿·马丁(Aston Martin)、福特(Ford)、捷豹(Jaguar)、路虎(Land Rover)、林肯(Lincoln)、马自达(Mazda)、水星(Mercury)和沃尔沃(Volvo)。连年收缩之后,目前,福特汽车旗下仅拥有福特、林肯品牌,还少量参股马自达。其中,捷豹、路虎、沃尔沃、阿斯顿马丁已被出售;水星系列彻底停产;同时减持马自达股份。
那么,造成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汽车海外并购》主编水旭认为,2008年的一场金融危机让美国一蹶不振,最先遭受打击的,便是曾经辉煌无比的汽车业。作为美国三巨头之一的福特,只能通过变卖资产来保价。
“时任福特汽车CEO的Alan Mulally为了保住福特,使其免遭破产,不得已通过出售子品牌得以生存,而其竞争对手通用则没有那么幸运了,直接宣告破产。所以,福特成为美国汽车三巨头中唯一通过变卖资产存活下来的。”水旭认为,在福特旗下众多子品牌中,变卖沃尔沃和阿斯顿·马丁都是为了保住资产,“就是为了钱”。
福特中国公关负责人则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福特变卖资产是具有前瞻性地预见危机演变,故而以“一个福特”战略为指导,集中力量在全球发展福特品牌。
水旭并不赞同这一说法,他认为“当时汽车行业推崇以通用为代表的多品牌战略,因此福特也大幅扩张自己的版图,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快,市场好的时候多品牌就是多赢利点,不好的时候品牌多就成了包袱,福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场金融危机敲醒了他们。于是又急急地出手,花了5年才缓过劲。“
“工厂关停不是偶然,品牌缩减也绝非一朝一夕。“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认为,福特应该多思考本身的产品问题,避免下一个工厂再度关停。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