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华荣为何说“自主品牌有竞争力”是伪命题?

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一向“毒舌”。5年前,他就说:“未来只有5~8家自主品牌可以生存。”之后,他又陆续对自主品牌之间的“互黑”、发展模式以及产品力提出过质疑。

在大家的印象里,以长安、吉利、传祺、长城和比亚迪等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无论在产品、品牌还是销量上,这几年都做得还不错。其中,长安去年实现了年销100万辆,成为第一个年销百万辆的中国品牌车企;吉利去年推出了中高端车型博瑞,月销一举突破5000辆,成为中国品牌向高端发力的生力军,同样获得一片叫好。此外,传祺销量势如破竹,其中GS4 4月销量超过2.5万辆,在SUV销量榜单中的排名快速跃升至第二位。

从整个中国品牌的销售情况来看,2015年,长安、吉利、长城和传祺等超额完成年度任务,表现抢眼。今年前4个月,凭借SUV的持续热销,中国品牌的数据依然飘红。

那么,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朱华荣为什么还要连续向中国品牌“开炮”?

“我们看成熟的轿车市场,它的占有率与销量与大市场是不相符的,轿车市场占有率在逐年下降,实际销量也在下降,说明一旦一个市场成熟,中国品牌会面临很多问题。”朱华荣认为,中国品牌的问题主要有几点:

首先,在10万元以上的市场,占有率不到20%。

其次,产品溢价能力太低。“大家一直说中国品牌有产品竞争力,这是伪命题,我们的实际成本和国际品牌差不多,售价却相差甚远,除了A00级车,在A0级、B级车上都存在50%以上的售价差。”

朱华荣担忧的这两点问题,并非杞人忧天。只不过,许多人被中国品牌最近的业绩冲昏了头脑,再加上舆论一片叫好,开始忽视中国品牌存在的更深层次问题:首先就是“瘸腿”——SUV独大,轿车的市场份额和产品力却不断下降;一旦SUV市场有风吹草动,中国品牌将再次陷入困境,特别是以长城、众泰、幻速这些为代表的严重依赖SUV的品牌。

其次就是品牌溢价。目前的情况是,在合资品牌下压下,中国品牌溢价能力的提升愈发困难,但也不是完全没机会。如吉利博瑞,成功突破了10万元的价格“关卡”,15万元以上的高配车型成为主销。同样,长安刚刚推出的睿骋智享版车型,也是将目光锁定在10万元以上的中高级车市场。这说明,只要产品给力,中国品牌向上突围的路并未被封死。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黄少华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6/06/16/92911/

文章标签: SUV  中国品牌  产品竞争力  

版权属于: 青年参考-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朱华荣为何说“自主品牌有竞争力”是伪命题?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