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吹响“冲锋”号 自主向上正当时?
06月1日, 2016 6,775 views
近一段时间以来,自主品牌越来越多地提及向上冲击的愿景,并通过多种形式来展现各自在向上冲击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时隔多年之后,自主品牌再次吹响了向上突破的冲锋号。
事实上,与过去相比,在市场以及消费理念等多重因素的变化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产品在竞争层面已不可同日而语。如今,产品定位越来越模糊、售价越来越接近,导致自主及合资产品的竞争进入短兵相接的阶段,迫使自主品牌进行新一轮的自我革命。
然而,在前几年较好的市场环境下,自主品牌都未能成功。随着市场进入新常态,汽车产能结构面临调整,自主品牌现在向上突破是否能比之前走得更远?当下面临哪些问题?企业的理想与实际做法又有怎样的矛盾?从本期开始,本报将围绕自主品牌向上突围的话题,与车企人士以及行业专家展开探讨。
5月21日,以“技术奇瑞 国际品质”为主题的2016奇瑞首届“全球制造工艺技能大赛”在安徽芜湖收官。与很多自主车企的技术节相类似,这是自主车企对自身品质及技术升级,体现产品和品牌向上的一种方式,也是近期自主向上冲击大潮中的一个缩影。如今,无论是在产品、技术或者生产工艺上,自主品牌都已经在向上发展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从最初喊出“向上”的口号后,十几年过去了,试图向上冲击的自主品牌数不胜数,倒下的同样不可计数。中小品牌自不必谈,像一汽、上汽、北汽这样拥有雄厚人力、资金与技术实力的大集团也难以成功,无论是奔腾B90、荣威950还是绅宝D80,始终无法形成较大的销量规模。尽管成功者寥寥,但很多自主品牌仍选择推出自己的高端产品。这似乎成为中国汽车人心中永恒的夙愿,只是在原来主动向上中多了几分“不得不”的意味。
为何“自我革命”?
回顾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自主品牌的发展经历了从价格导向型到功能导向型的发展阶段。如今,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汽车消费价值观的成熟,自主品牌亟需从功能导向型向品质导向型转变,而中高级车将成为必须突破的阵地。如果说,以前自主品牌谈及“向上”只是对外冠冕堂皇的“假积极”,那么现在的自主品牌在谈及向上时,则更多是实心实意的追求与愿望。
促使自主品牌“真心实意”向上走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自主品牌同质化竞争已经进入不得不转型的地步。以目前市场比较火爆的SUV为例,在相同价格区间和细分市场上,自主品牌的SUV产品种类繁多。当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即开始出现接二连三的产品“官降”。同质化竞争在MPV领域更加明显,在五菱宏光打开自主品牌MPV市场后,一大波外形类似、价格相近的“类宏光”产品层出不穷,价格战也是一触即发。
第二个方面则是来自于合资品牌产品价格的下探。以在国内颇有市场口碑的大众汽车为例,近两年来,南北大众的A0级轿车捷达和桑塔纳,市场终端售价已下探至7万元左右,这原本是属于自主品牌轿车的价格区间。近日有消息表明,大众汽车还将投产价格更加低廉的SUV产品。无独有偶,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刘智丰透露,韩国现代-起亚集团计划未来两年内在国内推出三款廉价SUV,新车目标市场直指自主品牌SUV热销的市场空间。
部分自主车企已经意识到了进行“自我革命”的重要性。吉利控股集团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杰认为,自主品牌“走出去”、“走上去”是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在市场竞争层面没有内外资之分,所以产品必须足够出众才能赢得市场。”他认为,企业只有在竞争激烈的“红海”时期才能得到真正的历练,而在“蓝海”时期不会锻炼出优秀的企业
突破是否具备条件?
虽然受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自主品牌的突破之路还存在一定变数,但随着自主车企在技术、科技方面的不断积累与突破,业内普遍认为,相较于前几次向上冲击,此轮“进攻”是自主品牌最“有底气”的一次。
无论是长城汽车、长安汽车每年举办的科技节,还是奇瑞积极实施战略转型,以及部分自主车企并购或与外资企业合作,近年来,自主品牌在各个方面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无论通过何种形式,各自主车企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向上之路。
在2015年长城汽车举办的主题为“中国品牌向上突破,路在何方?”的“哈弗品质蓝皮书发布会”上,清华大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宋健表示:“长城汽车无论是研发还是制造已经走到了世界中高端水平。不敢说前列,但起码走到了一流SUV的行列。丰田做SUV越野车的历史非常悠久,远远超过奥迪、大众的发展历程,长城汽车用十几年时间走到这个程度,难能可贵。”不难看出,行业专家对自主品牌近年来的突破给予了充分肯定。
但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自主品牌已经具备了向上突破的必要条件,但仍要稳扎稳打。“从近段时间上市的新车可以看出来,自主品牌都在争相推出B级甚至C级轿车,如东风A9、传祺GA8、众泰Z700等。反观自主品牌轿车市场份额已经不足1/5,而中大型轿车却接连而至,确实堪称奇观。”他对记者说。
徐长明认为,推出B或者C级轿车的产品确实为自主品牌“向上走”的举措之一,但是在A级车市场表现不佳甚至惨淡的时候,跨越式推出更高级别的车型,消费者能否接受,是这类产品最大的问题。“我比较推崇稳步渐进式的发展方式,先卖好一款产品,再逐步增配升级,慢慢提高售价,逐渐向上突破。”徐长明说。
市场放缓突破更难?
在汽车市场发展最快的几年,自主品牌的向上之路并未成功,在市场环境更加激烈的当下,是否意味着自主品牌想要突破更难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部主任徐长明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均收入正在快速增长,经济能力的提高带来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往自主品牌的客户群体正在逐渐萎缩。而自主品牌在产品品质提升和品牌美誉度积累上的速度,远不及人们消费能力提升的速度,“向上突破难度很大,并非所有自主品牌都能向上突破,一些企业会被淘汰。”徐长明说。
徐长明同时指出,自主品牌向上尽管很难,却是必须迈出一步,否则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完全依靠低端市场则没有前景,这也成为目前众多自主车企达成的共识。前几年,自主品牌可以依靠低质低价争取到消费者,而现在这种做法越来越行不通了。在如今的市场竞争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产品的价格出现重叠,只有在品牌、质量等方面实现全面的提升,才能与合资品牌实现“分庭抗礼”。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则表示:“多年造车经验的积累使自主品牌拥有了一定的基础,相比十年前来说,自主品牌向上走在实力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崔东树表示,虽然现在市场情况更艰难,但自主车企的技术积累已经相对成熟,而且市场大环境倒逼自主车企实现转型升级,与前几年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不能说之前没有挑战成功,如今便不可能成功。他同时指出,“向上走”是自主品牌发展的主旋律,但在车市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保证市场份额更关键。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