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汽车新创峰会在京召开:智能网联,抓住机遇促发展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也被业内称之为“智能驾驶元年”。这不仅因为资金大量流入智能网联领域,长安无人驾驶长距离路试以及北汽无人驾驶车辆在北京车展的亮相,也使智能汽车不断接近普通人的生活。

5月18日,2016中国汽车新创峰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嘉宾围绕智能网联技术和市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再一次让这个话题成为关注焦点。

■  国内市场需求前景乐观

会上,特恩斯新华信市场咨询(北京)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伍耿新发布的《2016中国汽车创新市场趋势调查报告》显示,车联网服务应用中,目前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安全性、驾驶提升和智能娱乐三大板块。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接受度较高。

规避风险、降低交通事故是消费者的主要安全诉求。调查数据显示,有75%的参与调查者表示愿意为“安全”买单。倒车辅助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安全类智能辅助系统,有44%的参与调查者表示使用过这一功能,其中有46%的女性被访者认为倒车辅助最重要。另外,刹车辅助、夜视辅助也是安全性板块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智能驾驶系统。

J.D.Power副总裁兼中国区总经理梅松林在会上也公布了一组跟踪多年的数据。他介绍说,有一半的中国受访者愿意为智能驾驶车辆买单,这一数据在美国仅为1/3,由此可见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接受度远远高于美国,这一系列技术在国内发展前景乐观。

■  发展汽车智能网联有基础

除市场需求大外,国内同时具备良好的智能网联技术发展土壤。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传播副总裁蒋健认为,国内发展智能驾驶存在重大机遇。首先,国内复杂的路况对智能驾驶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如果企业能够在国内取得技术突破,其技术一定领先全球;其次,智能驾驶是硬件、软件和传感器等技术的联合,国内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为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市场资金充裕,投资机构愿意投资智能网联,这一点与欧洲、北美市场情况差别较大,更是国内发展的优势所在。

百度车联网总经理顾维灏对这点也表示认同。在他看来,国内地图产品领先世界,这是中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在国内市场激烈的竞争下,很多产品、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定优势,这是智能驾驶的良好基础。

严重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情况也迫切需求智能驾驶的发展。在乐视超级汽车(中国)智能驾驶副总裁倪凯看来,智能驾驶可以帮助人们在交通拥堵时解放自己的双手,通过办公、娱乐休闲来减轻其所带来的焦虑,同时可以有效提高行驶效率,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  专家建言如何突破瓶颈

虽然自动驾驶乃至无人驾驶的发展有其积极意义,但其发展还存在很多瓶颈。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将其总结为:法律法规不健全、道路设施不规范、验证体系不健全、行人及驾驶员交通习惯不佳、信息安全问题以及中国品牌压力等。

对此,他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要加快制定智能汽车法规,针对自动驾驶制定相关法规,明确自动驾驶汽车试验/商用合法性和相应牌照、证书的规定要求;定义车企、驾驶员、保险等在交通违规、事故中的责任和相应规则。

其次,加快智能汽车标准体系的制定:包括智能汽车等级划分及相关认证标准;车/车、车/路协同辅助驾驶通信标准、车联网信息安全标准、产品性能标准、设计规范、检测测试规范、V2X系统所用的通信频段等的制定。

第三,构建跨行业产业链:组织建立中国智能网联跨行业协作联盟,整车企业牵头,联合关键材料和零部件供应商、芯片制造商、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内容服务商、电商等多方共同发力,构建完整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链。

最后,关键共性核心技术联合攻关:整合智能汽车所涉及汽车、交通、通信、电商等各行业资源,对电子网络融合技术、环境感知和数据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等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实施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王凌方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6/05/23/89809/

文章标签: 国内市场  智能汽车  

版权属于: 中国汽车报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2016中国汽车新创峰会在京召开:智能网联,抓住机遇促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