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腾油耗为啥跟老普桑差不多?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东拉西车微信号:xuefengcar,原文作者:傅雪峰

中国人买车讲究价格便宜量又足,尤其是份量要给够,不能缺斤短两。车子要是轻了,一定是坏了良心的JS偷工减料。中国买家还有一套鉴定汽车份量的窍门儿,有经验的老司机开关一下车门,就会胸有成竹地对旁边的人点点头:嗯,这车还比较厚道。

车子厚道不道厚道,可以先看看车门厚道不厚道,正所谓见微知著。新帕萨特问世时,有的买家就对新帕关门的感觉大为不满,因为开关起来太轻松了,就跟日系车一样有轻飘飘之感,明显有减配之嫌。于是有人问了,开关起来轻一起有什么不好呢?被问的人一时语塞,也说不上有什么不好。确实,车门又不是用来练习臂力的健美工具,轻一些用起来更方便,只是习惯了关门用点力气的买家,以前的那种感觉找不到了,难免有点怅然若失。

当然,买家们对于车门“重手”之感的追求,不是出于锻炼身体的需要,而是想到找到那种用料充足的厚实之感。只不过,车门得来终觉浅,没有数据表明新帕萨特的车门更单薄,只是车门上的三段限位式铰链被普通的铰链替代,关门的手感就发生了变化。可见,老师傅们的经验未必可靠,一个小小的铰链就让他们上了当。

大众原来爱用这种粗壮的三段式限位器,后来“减配”成普通的了

面对新帕萨特的,老师傅们难免慨叹人心不古,幸亏他们不知道,2008年的时候,我国就搞了个半官方的“汽车轻量化联盟”,这个联盟要干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要把汽车的重量减下去。外国人偷工减料咱管不着,可中国人中怎么也有这种败家玩意儿呢?

一直以来,德系车的厚重深得国人之心,以之为安全标杆,轻飘飘的日系车遭到不少人的鄙视,以为其必一触即溃。而这种轻飘之感则是日本人刻意用料俭省的结果,代价是牺牲了汽车的安全。

日本车的轻与德国车的重,全然是人们的直观印象。德系车看上去厚实,开起来沉稳,日系车看上去轻薄,开起来灵活,于是有人就得出了德系车比日系车重的结论。其实,这完全是错觉,同级的日系车未必比德系车份量轻,至于为什么会有错觉,概因发动机、变速箱和悬架调校的不同而已。

如果对一个中国车主说他的车轻,言下之意可能是说此车用料不实在,而对一个汽车设计师说他的车轻,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褒奖。一辆轿车动不动就一吨多,但要想减下区区几公斤也绝非易事,几十公斤的瘦身计划对一个汽车公司来说就是一个了不得的任务了。

吾国的“汽车轻量化联盟”干的活儿并不新鲜,德国、日本、美国一直在干,现在干得更带劲儿。当然,这不是某些人想象的“偷工减料”竞赛,而是“精工精料”竞赛,车身结构和零部件材料上都要动脑筋,为减掉几公斤,太空技术、航天材料都用上了。

MM们节食是为了瘦身,而汽车瘦身则是为了节食。骨感的MM讨人喜欢,省油的汽车帮人省钱。各厂商都绞尽脑汁钻石节油技术,现在发动机、变速箱上能想的法儿都想到了,什么双离合、双VVT、涡轮增压、缸内直喷……,用日产的话说就是:“对内燃机的改进达到了极限,所以我们不得不减轻车身的重量。”

把脑子用在汽车重量身上的思路是正确的。美国麻省理工的一项研究说,近20年来,汽车节能技术上取得了飞速进步,但全被车重和马力的增长抵消了。如果汽车重量和马力维持在1980年的水平,到2006年,技术的进步能使汽车节油率提升60%,但实际只提升了15%。换句话说,单就省油这一项来说,这20多年差不多算是白忙活了。

这个结论放在我们国家,相当容易验证,因为我们有着很多汽车里的活化石。

信手拈来的例子当然首选桑塔纳,这个1980年代出品的大众B级车论辈份应该是第二代,现在它的孙子的孙子的儿子也已问世,中间隔了30年。新迈腾以一身高科技装备而自视甚至高,以节油著称的“TSI+DSG”更是成为新招牌,但按官方公布的油耗数字,桑塔纳和新迈腾百公里油耗相当,都是8点几个。

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大众这些年在节能方面都在吃干饭,正是不幸被麻省理工的专家言中,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努力,几乎全被汽车增长的体重抵消。桑塔纳的重量在1.1吨左右,而新迈腾则到了1.5吨左右,两者之间的重量差达到360公斤,超过5个成年男人的体重——新迈腾多拉着5个人跑,能有这样的油耗水平也真是不容易。

汽车上随加了越来越多的装备,动力性、舒适性、安全性都在提升,但体重却没有控制住,于是油耗水平近二三十年基本是原地踏步了。


傅雪峰,爱学习的好车主。可关注公众号 “东拉西车”,微信号“xuefengcar”,亦可扫一扫:

作者:傅雪峰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5/10/26/39409/

文章标签: 帕萨特  德系车  迈腾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迈腾油耗为啥跟老普桑差不多?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