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乘车须留意大“潜规则”

南都讯 记者黎秀敏 1岁半女婴被锁车内窒息身亡、2岁女童被邻居驾驶的私家车碾压……儿童安全乘车问题一向备受关注。如何让家里的小宝贝免受不必要的伤害?一些乘车安全隐患家长务必知道。

孩子独自留在车内

危险指数:

镜头:今年4月1日,上海一名男子外出办事时,将19个月大的女儿锁在车内数小时,导致孩子昏迷不醒。尽管医院尽力抢救,但孩子被困时间太久,最终还是不幸身亡。

分析:汽车分析师吴硕成指出,儿童长时间呆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空间里,再加上暴晒,会对孩子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有研究指出,一旦气温超过26℃,独自留在车内的儿童就可能遭遇致命的车内“热射病”,即因体内热量过度积蓄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甚至死亡。

让小孩坐副驾驶位

危险指数:

镜头:今年2月5日,重庆一名年仅1岁的孩子因为和家长一起坐在副驾,遇到急刹车被撞断鼻梁。

分析:中汽联认证飘移教官施建民称,由于副驾驶位置视野好,一些小孩更愿意坐在这里。为了避免小孩哭闹,有些家长也会任由小孩坐在副驾驶位上。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妥,如果遇到意外碰撞,安全气囊弹出,对肌肉骨骼很脆弱的儿童来说非常危险。

儿童系成人安全带

危险指数:

镜头:带着3岁的小孩出门,车上没有装儿童安全座椅,车主王先生时常给孩子系上成人安全带。有一次刹车太猛,孩子直喊勒得脖子疼。

分析:惠州明新驾校王教练指出,目前绝大多数车型的安全带都是为成人设计的,并不适合儿童的体型,如果给孩子系上成人安全带,非但无法降低危险性,反而会增加儿童的伤害程度。

孩子呆在汽车盲区

危险指数:

镜头:今年5月10日,上海一名2岁女童在小区内玩耍时,被邻居驾驶的私家车撞倒、碾压,女童母亲就在几步之外目睹事发全过程。小女孩送医后,经抢救无效不幸死亡。

分析:据了解,我国每年有超过1.85万名儿童死于交通事故,其中三成事故原因是由于儿童矮小的身形造成了特有的驾驶员盲区。中汽联认证飘移教官施建民表示,造成汽车盲区有几方面因素,与车身高度、座椅高度、车头长度、驾驶人的身材等都有关系。其中,车头正前方、车前侧靠近大灯的位置、车后方等盲区事故率较高。司机停车时最好将车尾倒入停车位,这样能减少盲区。

车门儿童锁未锁上

危险指数:

镜头:日前,江苏一名6岁孩子等不及爸爸将车停稳,便急忙打开车门去买棉花糖,不料此时正好一辆电动自行车驶来,车门瞬时撞倒了骑车人。

分析:惠州明新驾校高级教练王进良指出,儿童锁的作用是防止小孩在没有大人看管的情况下无意间打开车门。当车上有孩子时最好锁上儿童锁,防止小孩自己打开车门而酿成事故。家长应该养成这个安全习惯。此外,在一些复杂路段,家长要照顾好小孩上下车,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不适宜独自上下车。而且,车门比较重,要防止小孩夹到手。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78384487。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黎秀敏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5/06/01/21354/

文章标签: 儿童乘车安全  汽车座椅  

版权属于: 南方都市报-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儿童乘车须留意大“潜规则”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