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下的尝试,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靠谱么?
03月10日, 2015 11,906 views
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像是一记鞭子,打醒了在雾霾中逐渐麻木的亿万国人。年近四十、已为人母的这样一位“弱女子”,与雾霾如此死磕,让很多普通人陷入深思:我们能不能也为对抗雾霾做点什么?
汽车是引发雾霾的一大“元凶”,对抗雾霾,汽车圈所有从业者都责无旁贷。然而,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发展依然缓慢,由于配套设施匮乏,电动时代距离我们还很远,消费者也不可能为了环保,而花大笔金钱买一辆使用不便的电动汽车。
如何让电动汽车更快地投入大规模使用,从而为环保事业做点贡献,政府与企业一直在积极寻找方案。由上海国际汽车城负责运营的EVCARD分时租赁近期正式投入运营,使用的车辆全部都是上汽荣威生产的E50电动车。
车聚君近期亲身对这个项目体验了一番,下面就带大家看看这个项目到底靠不靠谱,能否成为电动汽车快速投入大规模使用的一个模式。
同济大学嘉定校区EVCARD租赁点
1、EVCARD分时租赁简介
先简单介绍一下EVCARD分时租赁项目,从官网信息来看,这是上海国际汽车城负责运营的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项目。这个业务在今年1月19日投入运营,当时在上海的租、还车热点建成了50个,主要集中在上海西郊的嘉定区,在浦东和松江也分别设了一两个点。
由于笔者常年居住、工作在嘉定区,平时有空也喜欢闲逛,看到这个租车项目就来了兴趣,于是挑了个天气不错的周末,约上两三个好友一起体验了一把。
网上完成注册后,运营方寄来一张会员卡,在手机上下载APP,登陆会员后存上一千块钱押金,就可以使用了。从租赁点分布图可以看出,EVCARD的热点有九成集中在了嘉定,笔者居住地安亭就有6个点,距离最近的设置在一个商场的停车场内,并占据了单独的一块场地。
目前EVCARD可租赁的车型只有荣威E50纯电动汽车,和奥拓、QQ大小差不多,但外观精致、时尚不少。在上海之外,估计没多少人见过这辆小电动汽车了,笔者查了一下数据,E50去年全年的终端销量不到400辆。这款车卖的怎么样暂时撇开,本文的主题是体验分时租赁这个项目,下面回到正题。
所谓分时租赁,就是按时间来计算租车费用,一分钟租车费0.5元,一个小时30元。如果按时速50公里来算,一个小时也能跑很多地方了。由于EVCARD项目目前集中在嘉定区,上海其它区域的租赁点非常少,所以这次体验也就局限在了嘉定周边。
2、租车流程&试驾体验
打开EVCARD手机APP,在地图上找到最近的租赁点,每个点都显示了可用车辆数,以及每辆车当时的可用电量,但目前这个可用电量数据有时并不准,这点下文再说;预约之后,拿会员卡在车辆风挡玻璃下的感应卡上放一下,车锁会自动打开;进车之前,需要先把充电器拔下来,并放在后备箱里,因为每辆车都只配一套充电器。
进车后插上钥匙,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两下方向盘后边操纵杆上的按键,调出剩余续航里程,估测能否顺利抵达目的地。我们租的第一辆车剩余里程只有40公里,因此就把第一个目的地选在了附近的同济大学嘉定校区。
简单说一下驾驶感受,E50虽然看着不大,坐进去之后并没有特别局促;虽然百公里加速成绩一般,但因为是纯电动车,起步和初段加速还是很快,等完红灯起步后,经常把后面的车甩老远;方向盘不大,操作起来很轻便,刹车踩起来也让人放心,对于拿到驾照不久或者经常不开车的人,拿这辆小电动车练练手也很合适。简而言之,作为代步工具,E50容易上手,完全合格,但开起来总有点像个大玩具,少了点普通汽车的那种质感。
在同济转了一圈后,我们开车回到安亭,接上了另外一个朋友,并换了一辆车,这次剩余电量多了不少,续航里程还有80多公里。这次我们决定跑远点,瞅着一条小路钻了进去,没想到收获了这么美的乡村景色。
当天天气实在太好,我们在乡村小道转了一段时间还不过瘾,就想起了二十公里外的淀山湖,当时车上电池的续航里程还剩下60公里,于是我们调转车头向南开去,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是错误的。
开往淀山湖的路上,车上的朋友已经对电量有点担心,半个小时后我们抵达淀山湖北岸,显示屏上的剩余里程只剩下44公里。出于对电量的担忧,我们在淀山湖略作停留就开始返程。回程我们决定上高速,原因是觉得可以避免经过红绿灯时造成的电量浪费。
在高速上快速行驶时,随着电量的逐渐降低,E50电机运转的声音越来越大,“油门”踏板也迟钝了不少。这时显示屏上的续航里程只剩下30多公里,考虑到速度越快风阻越大,我们决定把车速降下来,最慢的时候甚至降到60公里/时以下。
大客车都被我们“逼”得从左边超车了
这时,我们一车三人都对传说中的“里程焦虑”有了直观切身的体会,空调及中控台触摸板早已关闭,路上遇到下坡就会松掉油门让其“滑行”,在收费站交过路费时,窗户也只敢打开一半。
回程感觉异常漫长,距离目的地不到一公里的时候,我们一直悬着的心才完全落下,这时的续航里程已经降到20公里,油门软的不行,这种状态就真的接近老年代步电动车了。
3、电动汽车分时租赁靠谱么?
虽然因为电量不足没有玩尽兴,但EVCARD毕竟是嘉定区的一个试点项目,正常用车也应该局限在嘉定区附近。而在公共交通已经非常发达的今天,分时租赁这种新模式能有多大市场?
首先,对于有车一族来说,能用到分时租赁服务的场景非常少。笔者估算了一下,自行开车出行的油耗成本与EVCARD分时租赁的租金不相上下,因此,有车一族一般不会出现租车需求,这项服务针对的主要客户就是有驾照但没车的广大群体。
使用体验上,分时租赁近似于出租车,只是司机换成了租客本人,虽然使用成本上比出租车低不少。以车聚君经常走的一条线为例,从安亭到虹桥机场的打车费要110元左右,走高速开车只需30分钟,也就是说租辆E50过去只需不到20元租金,将高速路收费包括在内也不过30元。从这点来看,分时租赁比打的确实划算很多。
但是,在短途使用时,分时租赁的优势就不明显了。如果你只是想开车接孩子、买菜,也许距离并不远,开车十分钟之内就能到达,打的也只是需要掏个起步价。如果租车的话,起租价就得15元,如果接孩子、买菜再耽搁一会,那一个来回可能就要30元左右了。至于日常上下班,如果每天都用分时租赁,成本就太高了,还不如买辆代步车。
如果在周末等空余时间想租车来个短程自驾游,续航里程有限的电动汽车就有点难以胜任了,且如果目的地附近没有租、还车点,车子即便停在那里,租金却分分秒秒都在往上涨。
分时租赁在国内是个新兴事物,对于消费者而言,多一种出行方式自然是好事,但这种模式也仅仅是新增一个选择而已,很难得到广泛应用。短期之内,纯电动汽车续航问题不太容易解决,市场也很难打开,对于现阶段的电动汽车,投入公共租赁确实是发挥作用的一个方式,但绝不是最终出路。
穹顶之下,我们可以做的还很多。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