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观致宜宾20万新能源项目深度揭密|聚焦

言 | 有些东西可能是命中注定的

致从来不缺新闻。事实上,它在中国汽车圈制造新闻的能力胜过造车的能力。

4月6日,四川省宜宾市政府、奇瑞汽车、Quantum LLC、观致汽车在成都召开了一个“战略合作协议暨投资协议签署仪式”。

协议约定在宜宾投资55亿元,规划建设年产50万辆汽车项目,其中包括20万辆新能源汽车,达产后预计年产值850亿元。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以色列量子太平洋集团主席奥佛尔、以色列驻华大使何泽伟、奇瑞集团董事长尹同跃等共同见证协议签署。

消息一出,石破天惊。

为什么是这四家?有什么玄机吗?

这是一个四方协议,也是一个罕见的中-中-外-合的合作方式。类似的模式只有上汽通用五菱,是中-中-外。因此,这次宜宾的四方合作协议,算是一个创举。业内知情人士透露,这个协议其实还有第五方:五粮液集团。

原因很简单:该名酒集团的工业增加值占到宜宾市的1/4,是当地名副其实的支柱企业。五粮液自2003年起就宣称要进军汽车行业,其下属的普什公司具有模具、板件、冲压零件等汽车业务,合资的新晨动力具有宝马发动机的制造能力。

所以,这是一场五粮液缺席的五方会谈。原因可能是:在尘埃落定之前,五粮液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想审慎行事。在此背景下,宜宾政府作为“家长”代为出席也合情合理。另一方面,观致不想因小伙伴听上去“不太搭嘎”的背景而陷入舆论旋涡--因为它的外方股东一家子,无论是最早的美国量子(Quantum LLC)、还是后来的以色列集团、还是2015年被剥离的Kenon Holdings,都没有任何汽车制造业的背景。这事儿一度被中国媒体质疑了好几年,直到最近观致改称中国品牌后才消停下来。

“造酒的能造汽车吗?”这一点这不仅是舆论最可能质疑的,也是观致想多花点时间准备回答的。

有意思的是,当车聚君向观致官方求证时,对方称很快就会消息,但现在还不方便透露太多。一位业内人士称:这个协议目前还只是框架协议,细节还没有敲定,股权结构也存在变化的可能。观致和奇瑞不太想过早曝光,但宜宾政府自有想法。

“50万产能可能是政府的政绩工程,核心还是十年建成20万新能源车的项目。”上述人士向车聚网分析。“最后的结果,不排除普什公司代表五粮液正式加入五方合作。”

看来,这场汽车圈的五方会谈,复杂程度不亚于政治圈的“五方会谈”。

行业观察:时代造车无法不躁

“政府主动招商引资的可能性更大,毫无疑问。”一位自主品牌的高管这样对车聚君说。“最近就有五个地方政府在和我们谈新能源合作,其中三个还是沿海发达省市。”

据车聚君了解,这位高管所在的自主品牌,并不在国内自主品牌的一线阵营,销量与盈利水平都不见长。即便如此,也能成为抢手的香饽饽,可见各地地方政府对新项目的渴求程度。何况,观致虽然连年亏损,但至少品牌力和知名度不错。这样一想,整个故事的局势就有点明朗了。

那为什么大家都盯着新能源汽车呢?

一是,现在传统能源车项目“原则上不再被审批”,至于异地扩张的汽车项目,更是在严格管控之列。但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节能减排”大战略下的一个重要分支,一直都在政府大力鼓励之列。

尽管2016年曝出一系列新能源车企骗补丑闻,其中几家还被吊销了新能源生产资质,政府补贴也开始执行逐年退坡机制,但这些都不能阻挡各地对新能源汽车的狂热。据专家估算,2016年-2020年中央财政补贴给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总额,将超过2000亿元。蛋糕既大又甜,无人不会垂涎。

二是,近期中央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严厉管控,各地方也相继出台了限房又限贷的收紧政策。好事是,一路狂奔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平稳控制,坏事是地方政府的收入开始捉襟见肘。于是,新能源的香味,自然被饥饿的地方政府和资金充裕的大企业嗅到。

这是时代在造车,不是观致一家的事。

地方力量:产业转型一心造车

五粮液对进入汽车制造的渴望,可以追溯到1998年。那一年,它和华晨汽车集团以50:50的股比成立了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汽车发动机。

20年来,新晨动力已累计向市场供应发动机180万台,成为国内领先的独立发动机制造商,并于2013年香港上市。2014年,新晨动力获宝马授权的N20发动机在绵阳投产,2015年又获宝马王子系列发动机技术授权,将本土化生产宝马1.6T发动机。

新晨动力发展不错,但并不是五粮液梦寐以求的整车项目,而且还是和别人合资。目前看,华晨携合资伙伴宝马对新晨动力贡献更大,无整车背景的五粮液话语权渐微。

五粮液意识到,必须发展自己的汽车业务。

2003年是关键的一年。6月,五粮液先把旗下全资子公司、以生产防伪塑胶瓶盖为主的“宜宾五粮液集团塑胶有限公司”更名为“四川省宜宾普什集团有限公司”;7月,又马上成立普什模具有限公司,正式以汽车周边业务进入汽车行业,为重庆长安、一汽丰田、成都丰田等主机厂提供模具。

2003年底,五粮液集团公开表示,汽车产业是中国经济中的最后一块大蛋糕,现在如果不进去以后就很难进去了。

但这个难度显然超过了五粮液的预估。之后十年,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限制,这家名酒集团一直徘徊在整车制造的大门外。直到2012年国家出台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目标是2015年实现5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才让五粮液看到转机。有别于传统内燃机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巨资补贴,近年也陆续批准了数家新兴的电动汽车制造企业。

这又重燃了五粮液集团的造车梦。如果说十多年前造车是五粮液的酒前开胃菜,那如今造车称得上五粮液的主食。因为它的主营业务白酒正面临巨大的行业变革。简单说,白酒行业在中国已成为夕阳产业。限制公款消费、年轻人更爱红酒和啤酒、塑化剂风波都让这个传统行业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

以五粮液为例,2016年其销量比2012年下降了2.8%,营收更是下降10%。而酒类业务目前占五粮液集团营收的92%,五粮液的工业产值又占宜宾市的1/4。

那么出路很明显了:以酒类业务这个现金牛,去培育新能源汽车这个明星业务,是符合波士顿矩阵管理法则,也符合五粮液的现状,更符合宜宾市政府的经济利益。

之前造车是未雨绸缪,现在造车是势在必行。目标自然是新能源汽车,方法自然是找当地家长宜宾市政府。

2015年,宜宾政府官网就发布过一则《新能源整车生产项目》:该新能源项目拟占地3000亩,年产纯电动汽车20万辆,总投资约300亿元,年产值600亿元,利税180亿元。信息还显示,宜宾的普什集团、三江机械、红星电子等企业掌握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这,或许就是观致项目的雏形。

2015年11月,时任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率团在芜湖市考察学习。会上提出:宜宾有产业发展基础,资源富集,芜湖的奇瑞汽车、海螺集团等企业可以来宜宾投资,推动宜宾产业发展升级。

2017年2月,宜宾市翠屏区与成都捷邦汽车股份公司签订了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投资合作协议。该公司将在长江工业园区内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项目预计总投资158亿元,分三期建设:试生产期为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投资约3亿元,年产新能源汽车4000台;一期生产期投资约32亿元,年产新能源汽车30万台;二期生产投资约123亿元,年产新能源汽车200万台。

看来,观致只是宜宾造车梦的一个热身。

2017年3月,宜宾市政府发布《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提出对引进重大新能源项目的最高可奖600万元,对国家级创新项目最高可奖800万元,对列入国家科技公关项目的“三电”项目,最高可奖1000万元。整车企业每申报成功一款新能源汽车,可获50万奖励。

同时规定,宜宾的公务用车新能源比例不低于30%,新增出租车100%采用新能源。对个人购买新能源车,除国家的法定补贴外,再给予3000元/台的补贴。在充电设施方面,鼓励社会资本以PPP方式参与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并在2020年前免收基本电费。对龙头企业实行“一企一策”,如和其它优惠政策有交叉,企业可选择最优惠政策。

凡此种种。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对造车的热情,可能超过一般人的想像。

达康书记:新官上任志在必得

近来最火的剧,当属《人民的名义》。剧中的市委书记李达康,还被观众赠了一句名言:达康书记别低头,GDP会掉。这句话用来形容宜宾市委书记刘中伯,也不为过。

不信?和车聚君一起看一下刘书记的足迹。

从以上刘书记一连串的互访活动中,我们可以看这样几点信息:

宜宾明确了新能源汽车是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宜宾与同济、清华、交大等名校互动频繁,希望这些一线名校可以提供智囊支持、科研支持、人才支持,甚至希望它们能穿针引线,介绍新能源项目入驻宜宾。

宜宾注重与车企的交流,如一汽、吉利、奇瑞,都是重点接触的目标车企,意图自然是希望引入相关造车项目。

多次互访中,五粮液集团、五粮液下属的普什公司的管理层均随访,说明宜宾政府提携粮液集团发展汽车制造业的意图十分明显。

可以说,上任不到一年的李中伯书记,为宜宾的GDP操碎了心。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历任宜宾市领导对芜湖、同济、上海交大情有独钟,造访频繁呢?该市官网首页有一栏“友好城市”,芜湖、上海杨浦区(同济大学所在地)、徐汇区(上海交大所在地)悉数在列。看来,造车梦是是五粮液及至宜宾市的一项由来以久的长期规划与谋略。这不是五粮液一家的事,也不是刘中伯书记一个人的事。

宜宾有2190多年建城史,酿酒史却超4000年。作为名酒五粮液的故乡,宜宾是名符其实的中国酒都。不过,近年白酒消费逐年下降,这对产业单一的宜宾来说并不是好事。所以它的“达康书记”们必须为宜宾人民的GDP增长寻找新突破口。

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是李中伯的新政方向。从酒都到新兴制造业新贵,宜宾的“达康书记”有一定底气。宜宾虽位于云贵川交汇处,看上去偏远,但优势是“万里长江第一城”的传统优势,以及高铁“八纵八横”次枢纽的新优势,这也让世行确定它为21世纪长江流域最具投资价值的25个城市之一。沿江而下,芜湖在江中,上海在江尾--前者是奇瑞总部所在地,后者是观致总部所在地。

一条长江,串起了宜宾人的造车梦。观致宜宾项目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当然,对这个项目魂牵梦绕的还有其他人。

幕后推手:身离江湖心系旧情

如果回看上一章“达康书记”出访的新闻,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细节:2016年12月,刘中伯在清华访问期间,专门拜访了前清华大学学生会主席、前观致汽车董事长郭谦,问计汽车产业发展。

我们不能断定郭谦在其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但作为观致创始人之一的郭谦,从2007年至2014年一直陪伴着观致的成长。即使离开之后,想必仍心念旧情,希望帮观致走出发展困境。

“一定意义上,观致就像郭谦的亲儿子。”一位接近观致的人士向车聚网这样解读。

观致第一款新车于2012年上市后,销量与预期一直相差甚远。在几经努力,难见起色的情况下,郭谦于2014年底卸任观致董事长,退守奇瑞副董事长一职。2016年3月,郭谦又以健康原因离开奇瑞,给江湖留下一个英雄壮志未酬的背景后,再无音信。直到这次观致入驻宜宾的新闻曝出,郭谦才以一种非常间接的方式,低调的重回公众视野。

在郭谦离开观致后不久,外方市场与销售实际负责人Stefano Villanti也离开观致。第二代管理核心墨斐与孙晓东相继加盟,销售始见起色。但不到一年,孙墨组合也相继离任。奇瑞副总经理陈安宁亲任董事长并兼任CEO,直到2017年3月,刘良由COO转正为CEO。

然后,4月初就传出了宜宾、奇瑞、量子、观致四方合作新能源汽车的消息。

有时,一部剧中的重要角色,不一定要时时出现在镜头前。好比《人民的名义》中的陈海,虽然中途谢幕,但他一直是剧情发展的一个核心。或许,英雄真的不以成败而论。

中方企业:顺势而为危机并存

奇瑞的态度呢?几天前消息一出,各种评论满天飞。有媒体向车聚网透露,奇瑞公关部请几家媒体删除了一些“欠妥”的文章。奇瑞认为的主要“黑点”是:

投资额55亿太敏感且具有不确定性。

合资项目与五粮液无关。

目前公布的时间节点不太合适。

观致的官方态度相对更温和一些,它的公关部首先没有否认这个项目,其次不愿置评,只是说等几天会有官方消息。

车聚君于是采访了几位观致的内部人士。一位员工说,这确实不是秘密。公司CEO刘良先生在内部邮件中已经通报了相关情况,说目前是框架协议,具体投资细节和合作方式有待进一步明确。

另一位接近观致的人士,这样对车聚网解读:宜宾市想通过新能源实现产业升级,可以理解。四川省委书记出席,意味着合作是有真金白银的投入,这对目前资金短缺的观致来说是好事。另一方面,观致具有的造车资质、辛苦搭建起的经销商网络、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以及相对清晰的股权,都对新投资者具有吸引力。已自成体系的研发能力、逐渐成型的商业模式、几经动荡后相对稳定的团队,相比一些互联网公司的PPT造车,风险小很多。所以,能争取到观致项目,对地方政府来说确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那么,这就意味着观致宜宾项目可以一帆风顺了吗?

“50万产能看上去更像是政绩工程,核心还是20万辆新能源车。毕竟,传统能源车观致已经有了常熟工厂,产能利用率只有16%,不大可能再异地另投30万辆。”一位咨询人士对车聚网分析到。“这核心的20万辆新能源车主要是纯电动汽车,计划在十年内达到规划量级,这个有些冒进了。”

那么问题来了,观致未来十年能在宜宾实现年产20万辆电动车吗?

2016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一共销售了50.7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25.7万辆。观致规划了20万产能,相当于它一家把2016年全国的电动车产能都包了。即便是观致致敬的特斯拉,从第一款电动车上市到2016年八年的时间才做到年销7.6万辆。再看国内的比亚迪,这个中国最领先的新能源车企2016年纯电动乘用车销量也不过4.69万辆。

再看观致自身的产能消化能力。

观致的常熟基地,规划产能15万辆,十年之后的实际年销量才达到2.4万辆。而且新能源行业,正面临政府补贴退坡、基础设施普及缓慢、消费者教育期漫长等制约因素。一个现实问题是:传统能源都没做好,观致一定能做好新能源车吗?

最新消息是,观致将在4月上海车展亮相一款全新电动车Model K-EV,亮点是采用碳纤维车身,以及科尼塞克的高性能电动机,百公里加速在3秒之内,续航里程在500公里以上。

另外,观致还有其它几款基于现有平台改造的纯电动汽车。看上去,观致是要准备撸起袖子,照着“两栖战略”大干新能源汽车了。

可是,钱从哪儿来?

观致2016年的销量尽管增长了70%,但其销售收入只有25.12亿,扣除成本当年亏损为19.4亿元。车聚君翻阅了观致的历年财报,自2010年有损益表记录以来,累计亏损高达87.4亿元。雪上加霜的是,观致2016年财报显示,它一共负有债务55亿元。

观致因此提出了Q20计划,核心是“少花钱,多办事。”

2016年观致的管理费用为3.93亿,比2013年的8.65亿下降了55%。但同时财务成本由2013年的0.11亿骤升到4.03亿。可以说,通过裁员、搬迁办公室、厉行节约等手段减少的管理费,被巨额利息抹平了。

另一个事实是:它成立十年来,目前只有一个CF1X平台及衍生的5款产品。这一个平台几乎被穷尽了各种可能:三厢轿车、两厢轿车、跨界两厢车、跨界三厢车、SUV、以及未来将要上市的同款电动车——这个平台就差产出MPV和跑车了。 

我们不禁要问:观致的下一个平台在哪里?

一个真正的全新平台,至少需要50亿人民币,多至100亿甚至更高。对于成熟大企业来说,一款车型的改款往往就要花10亿欧元。这对累计亏损87亿、现金流还为负的观致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现实,观致现在非常坦诚了。

观致CEO刘良在去年底的广州车展上透露,“2017年观致汽车将开启B轮融资,第三方资金规模将在150亿左右。”刘良在今年3月3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也就是观致2.0阶段,将重点“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那么此时宜宾政府抛来的橄榄枝,无疑是为正在打瞌睡的观致送来了一个舒服的大枕头。

“尹同跃、陈安宁都去参加签约仪式了,说明中方这边儿这是很重视的。” 上述咨询人士评论道。那观致的外方怎么想呢?

外方股东:谨慎乐观且行且看

观致对自己的描述是: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集团旗下Kenon Holdings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企业。但在这次宜宾政府的签约仪式上,外方并没有出现Kenon Holdings的名字,更没有母公司以色列集团的名字,而以Quantum LLC的名义出现。

要知道,观致在2011年正式亮相时,就已经弃用了“奇瑞量子”的旧称,而改称现在看到的“观致汽车”。外方股东也从之前宣称的美国量子公司(Quantum LLC),换成了源头上的母公司以色列集团。而如今,重启旧名,有什么含义?

“量子(Quantum LLC)是观致名义上的外方股东,它其实就是一个壳公司,方便外方实际控制人Kenon Holdings在中间做资本运作。一旦观致的这个新能源合资公司有事,Kenon也不会受牵连。”业内知名评论人士田永秋先生告诉车聚网。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这次签约仪式上没有出现外方实际控制公司以色列集团(爷公司),也没有出现Kenon Holdings(父公司),而只出现了Quantum LLC (子公司)。前二者均是上市公司,在纽约和特拉维夫证券交易所公开交易,万一有什么投资闪失会直接影响身价和投资人信心。

要知道,以色列集团的日子也不好过,虽说它在以色列是一个像华为在中国一样的大公司(能把国家名字当公司名字这一点就可以想像它的地位),但近年一直业务不顺,多个子业务单元ZIM、IC Green、观致汽车等连年亏损。

在汽车领域,以色列集团还曾在美国投资过一家换电模式的设施服务公司Better Place,可惜因电动车市场发展缓慢、消费者不太习惯换电池、政府支持有限等原因,最后在2013年宣告破产。Better Place破产前,也曾在中国试图发展换电业务,并和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一度谈的火热。

从这个角度讲,以色列集团和五粮液集团一样,都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规划了完备的汽车产业链。如果观致的电动车做成,Better Place的换电站能做起来,那以色列集团在世界新能源领域中的地位就牛掰了,说不定比特斯拉也不差。但,这都是如果。

所以,以色列集团在中国的两项业务:观致汽车、Better Place都连遭败绩,这让它不敢轻易再对宜宾项目盲目乐观。

还有一个现实原因:既然是政府招商引资,那作为投资人你得出资。可以色列集团也是多年亏损,对几十亿的投资必然会慎重考虑。以犹太人做生意的天性,怎么可能接受连续的投资失意?

但是它有更好的解困方式吗?没人知道。

车聚小结:

现实永远比剧本复杂。看《人民的名义》,至少我们能抽丝剥茧分析出谁最终是好人,谁最终是坏人。但看观致宜宾项目,我们很难下一个结论。更多是时代局势和各种不得已在推动故事的发展,个中主角和英雄们都显得似乎不那么重要了。他们的性格和企业文化,从一出场就决定了各自的命运。

观致的一位联合创始人曾说过:观致即使不成功,也必将成为世界商学院的一个绝佳案例。诚哉斯言。

欢迎加入车聚网读者微信群:请先添加微信号autojucom,并注明“我要入群”,之后我们将拉您入群,或加入QQ群:383683141。


欢迎微信扫码或搜索autoju(←长按可复制),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作者:封士明

本文链接: https://www.autoju.com/2017/04/14/159843/

文章标签: 人民的名义  新能源  观致  

版权属于: 车聚网-转载请标明出处

0 您已经顶过了!
收藏
分享到: 人民的名义?观致宜宾20万新能源项目深度揭密|聚焦
用户登录